蜘蛛抱蛋灰霉病(蜘蛛抱蛋病害)

蚧壳虫和蚜虫都容易导致阳台植物的病害是什么

蚧壳虫和蚜虫都容易导致阳台植物的病害是什么

蚧壳虫蚜虫肉眼可见,他多附在花的茎或者叶子背面.如果时间长了,会导致绿植黄叶,多肉叶子变小不展.应该及时把虫子捏下来,然后喷杀虫药.

如何防治灰霉病

如何防治灰霉病

(1)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栽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同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将种苗浸泡10~12分钟然后再栽种.栽植时不宜过密,生长期间不要偏施氮肥.盆栽宜每年换一次新的培养土.(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枝、芽和带病的花蕾,然后喷洒50%代森铵800~1000倍液.喷药重点除患部外,还有土壤表面.每隔15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2~3次,即能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灰霉病——防止你有何妙招???

灰霉病——防止你有何妙招???

一、预防用药时机的确定 依据温度、湿度是否具备发病条件及作物生长状态确定预防用药时机。如:春季露天土豆开花季节,自身抗病能力差,病原菌易于侵入,其残败的花器易于向病原菌供应养分,在遇阴雨天气,气温相对较高时,则会大面积暴发灰霉病。应于预期暴发前择机采用药剂预防;一般在预期阴雨天前及雨后。再如:设施内番茄、辣椒等作物因开花或果实膨大时株体弱,且花果易于被侵染、利于病原菌生长繁殖,因此在冬季(灰霉惯性高发期)开花或坐果时期采用药物预防,此时为灰霉病预防的关键时期;若不采取措施防治,尽管棚内病原菌量较少,但同样能得到较快繁殖,条件具备时,病害会快速发作。 二、灰霉病初发时用药方法及用药量的确定(预防用药方法参见本条) 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此时立即使用我公司产品《奥力克—霉止》,按300倍液稀释喷施, 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一般7—10不再表现危害症状,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残留病菌在条件具备时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时采用预防方案用药,具体为:使用《奥力克—霉止》按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间隔天数及用药次数根据植株长势和预期病情而定。 三、灰霉病发病中期综合防治方法及用药量的确定 在灰霉病发病中期,有较多的病叶、病果,且少数病枝出现病害症状,此时病菌得到初步繁殖,菌量较多,一般防治不利、不及时,将会进入迅速蔓延阶段。此时采取药剂治疗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方法。物理防治是摘除病果及严重病叶、病枝等,以减少病菌存量(从经济角度说,适用于设施农业),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病菌霉层即孢子到处散发,仍然残留设施内,一般操作方法为:用塑料袋套住病体摘除或空手轻轻摘除后随手放入袋中,归集后带出设施外。然后按照病害初起时治疗方法进行防治。喷药时,采用托喷方式,并做到三要:即一是对于大棚前檐湿度高易发病,靠大棚南部的植株要重点喷;二是中心病株周围的植株重点喷;三是植株中、下部叶片及叶的背面要重点喷。按照药剂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一般连用2—3次能有效控制病情,即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 四、灰霉病危害严重时综合防治方法及用药量的确定 在灰霉病危害严重时,空气中、发病植株器官表面及内部病菌大量存在,危害症状表现为:病体多且病症重,如:病果大量布满霉层,且出现明胶状;病叶多、病斑大且已蔓延至植株中上部;病枝数量多。该时期进行三步综合防治:先摘除病体(如上所述)、再熏棚、再喷施。熏棚目的是杀死空气中(露珠、雾气)及柱子、墙体、棚膜等设施上的病菌及其孢子。熏棚后次日使用本公司药物喷施(具体方法同上)。连用2—3次,喷施间隔时间为3天,即能控制病情,在存在再发条件及预防必要的情况下,再转入预防阶段。 如个别时段、个别地区的设施内湿度大,湿度对灰霉病发生影响大,而温度影响小(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在病害处于初、中期,病势发展速度较慢时,采用熏棚加喷施的综合防治方法,在不摘病体的情况下(基于节省人力考虑),亦能达到预期效果。 五、其他说明事项 1、灰霉病属气传真菌性病害,与其相伴或先后而生的有疫病,两病并发时,应将《奥力克—霉止》、《奥力克—霜贝尔》同时使用,两药剂均属植物源中草药杀菌剂,同时使用药量增大,无药害(单独使用,均有广谱性,但效果慢,复合使用效果更佳)。 2、本公司产品《奥力克—霉止》、《奥力克—霜贝尔》等系列杀菌剂,具有触杀及内吸的双重作用,阴天及湿度大时用药,不影响药效。 3、综合植保措施如设施放风,对灰霉病的防治具有较大作用。在采用摘除病体的物理方法和药剂防治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综合植保措施,对灰霉病防治也有较大影响。 3、产品优势说明 a、本公司产品均为植物源杀菌剂(纯中草药成分),绿色无公害,有广谱性、无药害、无残留、无污染,无抗药性,可持续使用;同时可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b、应用成本分析:预防每桶水3—4元,防治每桶水5元左右。因物流成本等不同有一定差异,总体说,处于中等价位水平。从各地试验情况反馈,能够达到预期的预防和防治效果。

灰霉病如何防治?

(1)症状 病菌从开败的花部侵入,使花腐败。先谢花的花瓣、柱头被病菌侵染发病后,发展到果实。嫩瓜感病后,蒂部初呈水浸状,幼瓜迅速变软,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后期有时在霉层长出褐色小菌核,导致果实萎缩腐烂。脱落的烂花和幼瓜附着在叶面,可引起叶片发病,在接触处产生褐色病斑,出现同心轮纹和灰霉,引起腐烂,形成大型的枯斑;如附着在茎上,引起茎部腐烂。

(2)发病条件 由灰葡萄孢真菌引起。病菌寄主广,多种蔬菜发病,病残体在土中存活几年,开花坐果期遇连阴雨后棚室内温度低、湿度大,开始发病。密植、通风透光不好、土壤水分大,发病加重。一般情况下15~27℃均能发病,最适宜温度22℃。

(3)防治方法 开花结果期重点防治。

①及时摘除病叶,拔除杂草,加强通风透光。发病初期用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②10%灭克粉尘剂每公顷15千克喷粉。

③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④速克灵烟熏剂傍晚盖严棚膜熏蒸。

⑤如需用药剂蘸花,可在药液中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

如何有效地防治灰霉病病害?

一、为害症状

番茄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也为害花及茎。叶片染病后,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为浅褐色,稍有深浅相间的轮纹,边缘逐渐变为黄色,以后叶片干枯,表面产生灰色霉层。果实染病,先从花器开始,残留的柱头或花瓣被侵染后向果柄、果面扩展,被害处果面变成灰白色,软腐,潮湿时病部产生灰绿色霉层,即病原菌子实体,病果一般不脱落,失水后变硬。花部感病,使花腐烂,长出淡灰褐色霉层,并引起落花。茎部染病后,先呈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展成长椭圆性斑,潮湿时病斑长出绿色霉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枯死。

二、病原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其病原菌为灰葡萄抱菌,属半知菌亚门,除侵染番茄外,还可侵染茄子、黄瓜。

三、侵染途径

(1)病菌从因农事操作、机械损伤引起的伤口侵入;

(2)底部叶片受肥害后,从叶边缘感染病菌;

(3)带菌花粉散落于叶片致使病菌侵入;

(4)茎部伤口或病果病叶附着于茎部容易感染;

(5)土壤中越冬或残存的病菌从茎基部侵入;

(6)灰霉病菌从残留花瓣处侵入;

(7)灰霉病菌从未脱落的柱头处侵入;

(8)枯死的花瓣、叶片粘贴于果面,致使病菌从果面侵入。

四、发病原因及条件

(1)春季低温多雨,温室内高湿。低温高湿是番茄灰霉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灰霉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是16一23℃,25℃以上的气温即不利于病害的蔓延。相对湿度持续在90%以上病害极易发生流行。

(2)病菌基数高。近几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蔬菜的需求猛增,出现了种植番茄的专业村和专业基地,由于品种单一,倒茬困难,致使连作现象非常严重,多年的连茬栽培使田间灰霉病菌基数逐年增多。

(3)蘸花传病。灰霉病菌侵染番茄果实从残留的花瓣处侵染的最多,其次是从柱头侵入。在用激素处理使子房增大的同时,使花冠的花瓣和雄蕊也残留在粤片与果面的夹缝中,而且能够长时间不萎蔫,保持天然的绿色。因此,番茄蘸花造成了后期果实蒂部花瓣及脐部柱头的残留,进而成为灰霉病菌侵染番茄果实的初侵染位点。

(4)栽培不当。一方面是田间定植密度过大的田块,群体郁闭,通风透光差,湿度增加,有利于发病;管理不及时,未能打顶、打杈而造成枝叶茂盛、徒长型的植株,其病害尤为严重。另一方面是灰葡萄孢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营养不良、脆弱的植株抗病力变差,很容易受感染。

(5)品种原因。花期是灰霉病菌侵染的高峰期。在生产上采用的一些早熟高产品种,生育期长,花期也相应延长,受灰霉病菌侵染的机会增加。

(6)光照减弱引起番茄灰霉病。温室薄膜覆盖,其光照强度仅为自然光的40%一50%,有些使用旧薄膜的温室则更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有效地防止番茄徒长,而温室中番茄长期处于弱光环境,导致长势弱,抗病性降低。另外,光照射一般对灰霉病抱子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而温室内光照环境则削弱了这种作用。

五、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选用良种,严把育苗关:选用抗病良种能提高番茄抗灰霉病的能力。根据栽培试验,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佳粉1号、上海903等品种较抗灰霉病。育苗应选用无病新床土,最好是多年未种过番茄的葱、蒜或粮食作物的土壤,注意不要在病区温室取土育苗或分苗,以防幼苗感染病菌;

灰霉病的症状是什么

(1)症状:灰霉病又称白点病,是韭菜保护地生产中最易发生的一种病害。初发生是在叶尖部产生白色小点,一般正面多于背面。后逐渐向下蔓延,扩大呈梭形或椭圆形。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结成片,造成叶片下垂枯死,还可从收割刀口处向下呈水渍状、淡褐色腐烂状,严重时引起整丛溃烂死亡。

(2)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灰霉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及病株上越冬。随气流、雨水、灌水传播。温度高时产生菌核越夏,低温高湿发病重。秋末初冬扣膜,韭菜出叶后,空气湿度在85%以上,特别是夜间叶面结露,有水膜时更利于发病。保护地覆盖下生长的韭菜,光照弱、组织柔嫩,更利于病菌侵入。

(3)防治方法:

①清除残体:病菌多在病残叶上,因此收割完毕后要清除地面的残株烂叶携出室外,深埋或烧掉,并在地面普遍喷洒药剂。

②注意通风:控制湿度是预防灰霉病发生蔓延的有效方法。扣膜后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注意中耕保墒。白天通风排湿,尽量缩短夜间叶面结露时间。

③药剂防治:预防灰霉病的关键是采用药剂防治,可供使用的药剂有: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

近来开始使用的特立克杀菌剂是一种无污染、无残留、对作物无任何不良影响的菌制剂。主要作用机理是以绿色木霉菌通过寄生和营养竞争杀死病原菌。使用特立克后,木霉菌可迅速消耗侵染位点附近的营养物质,立即使致病菌停止生长和侵染。若以600~800倍液喷洒保护地韭菜对灰霉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为了彻底预防灰霉病的发生,要根据韭菜的生长情况来用药。头刀收割后彻底清除残株烂叶,待3~4天刀口愈合后地面普遍喷药,当韭叶长至6~7厘米时喷药保护,当长至15~16厘米时再喷一次,叶长达20厘米以上时进行最后一次用药,冬春季长至30厘米即可收割。

中药杀菌剂防治灰霉病害经验

灰霉病病菌以菌核、分生孢子和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存活。在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花穗上。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又靠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设施蔬菜灰霉病在冬季发病严重,当棚室内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时,灰霉病普遍发生,并且发展迅速,如果遇上连阴天,棚室防风不及时,最容易诱发灰霉病的流行,常造成大量花穗腐烂脱落。排水不良、土壤黏重、肥力不足、枝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均能导致植株生长弱势,为灰霉病菌(弱寄主病菌)侵染植株创造条件;管理粗放、机械伤和虫伤多的棚室为侵染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三、综合植保管理及中药杀菌剂防治经验

1、灰霉病为弱寄主病害,在植株生长弱势的关键时期,如开花、果实膨大时、植株生长后期,株体各器官易于被病菌侵染,利于病原菌生长繁殖,因此应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病原菌分布广泛(棚膜、立柱、病残体)但不一定大量存在,一般条件下做不到绝菌状态,一旦条件具备繁殖速度特别快,病害容易爆发,因此应采取烟熏、及时摘除病花病果、使用药物叶面喷施等多种方式杜绝病菌大量繁殖,预防病害发生或加重;

3、开花坐果时期是关键预防时期之一,因为花期花粉腐烂是病菌繁殖的最适宜条件,一旦与发病条件(温湿度条件)相叠加,病害快速爆发;植株生长后期也是预防关键时期,衰败老叶,一旦腐烂,与发病条件(温湿度条件)叠加,病菌繁殖特别快,因此应及时摘除残花及落败叶。

在上述综合植保的基础上,杀菌剂具体用药方案如下:

一是预防用药:在花期、坐果初期开始预防,用药方法为:霉止30ml+有机硅10g或500ml牛奶兑水15公斤,每7天用药一次。添加有机硅或牛奶是为了增加粘着力和渗透力,提高药效,此时期是病菌繁殖的关键时期,一旦侵染花器,然后向果实扩展,在适宜条件下必然发展成灰霉病果,病害高发时期,虽然用药后病情得到控制,但是有些果实依然发病,就是因为前期病菌侵染花器造成。

二是发病初期或病害爆发条件具备前:摘除病残体后马上熏棚杀灭棚室内的病原体(药物喷施时,只能喷施在株体表面,不能杀灭棚膜、立柱上的病原菌),次日使用霉止50ml+金贝40ml+有机硅10g或牛奶500ml兑水15公斤,3天用药2次,控制病情并有所巩固后改为预防方案。

3天用药2次是因为喷施药物不可能做到一次性正反面全覆盖,中药杀菌剂虽然也有内吸功能,但是相对缓慢,在病原菌快速繁殖时期,一旦杀菌有遗漏,也会遗留病菌繁殖的空间,隔天再次用药,就是为了解决“全覆盖”问题,最好是第二次施药方向与第一次相反。

三是病害严重或预期高发前:本公司始终坚持“绿色底线”,产品中未添加任何助剂,为使杀菌迅速、持效期长、安全性高,采取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措施,具体参考上述方案二,摘除病残体后,对设施进行熏棚,次日使用霉止50ml与内吸性强的化学药物复配,如40%嘧霉胺悬浮剂或碧秀丹或丙环唑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乙霉多菌灵,兑水15公斤,5天用药1次,复配时需用中药杀菌剂为母液。

四是前期采用各种化学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灰霉病,已产生抗药性的药物不应作为复配对象,进入防治方案,中药杀菌剂经过长期、连续使用,不会产生明显的抗药性。

灰霉病防治经验

农业防治   (1)选用良种,严把育苗关:选用抗病良种能提高番茄抗灰霉病的能力。根据栽培试验,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佳粉1号、上海903等品种较抗灰霉病。育苗应选用无病新床土,最好是多年未种过番茄的葱、蒜或粮食作物的土壤,注意不要在病区温室取土育苗或分苗,以防幼苗感染病菌;   (2)合理密植:根据具体情况和品种形态特性,合理密植。早熟栽培品种,单穴定植,一般每亩栽植4000~5000株,株距30~35厘米。同时,施用以腐熟农家肥为主的基肥,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氮肥,植株过密而徒长,影响通风透光,降低抗性;   (3)清洁田园:定植前要清除温室内残茬及枯枝败叶,然后深耕翻地。发病前期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和下部黄叶、老叶,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毁,保持温室清洁,减少初侵染源。在田间操作时也要注意区分健株与病株,以防人为传播病菌;   (4)降低温室内湿度:高垄栽培,采用滴灌供水,避免大水漫灌,浇水最好在晴天早晨进行,忌阴雨天浇水,可有效降低室内湿度。另外,在垄沟里铺一层干麦秆草,不仅可缓释地表水,而且能缓和作物生长层气温变化,减少因高湿大温差所造成的结露,并有吸潮作用;   (5)变温通风:据研究,31℃以上的温度可减缓葡萄孢菌孢子的萌发速度和数量,因此,选在晴天上午稍晚放风,使温室温度迅速升高至33℃再放风。当温室内温度降至25℃以上,中午仍继续放风,下午温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5~30℃,当温室内温度降到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室温下降,夜间温室温度保持在15~17℃。阴雨天应及时打开通风口通风;   (6)去除残留花瓣和柱头:研究表明,番茄灰霉病对果实的初侵染部位主要为残留花瓣及柱头处,然后再向果蒂部及果脐部扩展,最后扩展到果实的其他部位。因此,应在番茄蘸花后7~15天(幼果直径在1厘米左右)摘除番茄幼果残留花瓣及柱头。具体操作方法是: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番茄的果柄,另一只手轻微用力即可摘除残留的花瓣和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