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瓜的种植和管理,笋瓜的种植和管理视频

西葫芦田间管理注意什么

西葫芦田间管理注意什么

一、摘叶:随着植株不断生长,叶片逐渐增多,容易造成田间郁闭,通风透光性差,湿度大,容易侵染病原菌,导致病害暴发。因此,西葫芦进行合理摘叶,是十分必要的。葫芦的摘叶应视植株的长势而定,长势旺的可以多摘叶,弱的则应少摘,以保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为准。为了避免茎秆受伤后难以愈合,建议只去叶不去柄,因叶柄粗、脆,从基部摘除叶片,茎部容易出现大的伤口,不易愈合,叶片则可全部或大部摘除,这样可促使叶柄更快地干枯脱落。此外还需注意,摘除叶片时最好要有几个连续的晴天,有利伤口愈合,不易感染病害。摘叶后可喷施链霉素4000倍液或加瑞农600倍液,预防病害侵染。

二、抹瓜:时间差别过大,容易导致弯瓜、大头瓜增多。在西葫芦开花前一天或开花当天上午9~11时抹瓜最好。棚室栽培西葫芦,幼苗发育时期多处于短日照、低夜温的环境条件下,利于雌花形成,一般长至3~4片真叶时就有雌花发生,甚至节节有雌花,一节多个雌花。过多的雌花任其生长发育,必然消耗大量的有机营养,影响植株和幼瓜生长,引起大量落瓜,使产量严重下降。因此,必须及早疏除,以减少营养竞争,促进坐瓜。过多的雌花以刚刚显露时疏除最好。疏除雌花数量的多少,应依据瓜秧长势而定。长势弱者,应先疏除根瓜,以后再每三节左右留一雌花;瓜秧长势健壮的可留下根瓜,但应及早采收,以后每二节左右留一雌花。并应根据瓜秧长势、结瓜情况及时调整留瓜多少,达到留一瓜成一瓜的目的。

三、落蔓:结瓜后期,植株高大,有些甚至超过2米,给采摘、喷药等管理带来不便,要注意适时落蔓,落地的茎蔓可用土埋压,促进其新生不定根,提高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延缓植株衰老,提高后期产量。

露地西葫芦种植技术有哪些?

露地西葫芦种植技术有哪些?

①肥水管理。定植后l周左右,要及时浇缓苗水,并结合浇水追1次催苗肥(每亩施尿素8千克或稀粪水1000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浇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以提高地温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在水分供给上应本着浇瓜不浇花的原则,第一瓜未保住前不要浇大水,免得因前期水分多造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比例失调,出现化瓜现象。第一瓜摘后,随后气温增高,水分蒸腾量加大,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保持畦面不干不湿。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除“提苗肥”外,避免过多的氮素化肥,以免茎叶徒长。当第一瓜摘后,可适量的追施化肥,最好不施单一氮肥,应配合磷、钾肥或复合肥料。为及时补足大量瓜形成所需要的营养,还要多次进行叶面喷肥。从采收第一瓜开始,每隔7天喷1次0.01%硼肥与0.3%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对增产和改善品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②提高坐果率。由于前期气温低,昆虫少,不利于受精,而且雌花数量大而雄花数量少,花粉不足,为了提高西葫芦的坐果率,增加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最好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用生长素处理。人工辅助授粉于每天上午6-8时进行,摘下雄花,露出雄蕊,往雌花花柱上涂抹几下即可。生长素处理可用每升含20-25毫克的2,4-D液,或每升含30-50毫克的防落素液喷施或蘸施刚开花的雌花,可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

③植株调整。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随时去除侧芽和侧枝,在结瓜盛期要防止结果太多而坠秧,一般以2叶1瓜为适宜留果量进行疏果,在后期要及时打去老叶、病叶,以促进通风透光,提高产量。

【时间】:

1、西葫芦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疾病。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13℃可以发芽,但很缓慢;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早熟品种耐低温能力更强。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6℃,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2℃。夜温8~10℃时受精果实可正常发育。

2、光照强度要求适中,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徒长。光周期方面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上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条件下结瓜期较早。

3、西葫芦喜湿润,不耐干旱,特别是在结瓜期土壤应保持湿润,才能获得高产。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白粉病。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层深厚的壤土易获高产。

西葫芦种植技术

西葫芦种植技术

字少了说不清楚。你有空就看吧。。

品种选择

宜选择早熟、短蔓类型的品种,如早青一代、潍早1号、灰采尼、奇山2号、纤手等品种。

育 苗

一、苗床准备

在大棚内建造苗床,苗床为平畦,宽1.2米、深10厘米。育苗用营养土可用肥沃大田土6份,腐熟圈肥4份,混合过筛。每立方米营养土加腐熟捣细的鸡粪15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草木灰1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3千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充分混合均匀。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或纸袋中。装土后营养钵密排在苗床上。

二、播种期

越冬茬西葫芦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

三、种子处理

每666.7平方米需种子400~500克。播种前将西葫芦种子在阳光下曝晒几小时并精选。在容器中放入55~60℃的温水,将种子投入水中后不断搅拌15分钟,待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浸泡3~4小时。浸种后将种子从水中取出,摊开,晾10分钟,再用洁净湿布包好,置于28~30℃下催芽,经1~2天可出芽。

四、播种

70%以上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先在营养钵(或苗床)灌透水,水渗下后,每个营养钵中播1~2粒种子。播完后覆土1.5~2.0厘米厚。再在覆土上喷洒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

五、苗床管理

播种后,床面盖好地膜,并扣小拱棚。出土前苗床气温,白天28~30℃,夜间16~20℃,促进出苗。幼苗出土时,及时揭去床面地膜,防止徒长。出土后第一片真叶展开,苗床白天气温20~25℃,夜间10~15℃。第一片真叶形成后,白天保持22~26℃,夜间13~16℃。苗期干旱可浇小水,一般不追肥,但在叶片发黄时可进行叶面追肥。定植前5天,逐渐加大通风量,白天20℃左右,夜间10℃左右,降温炼苗。

定 植

一、整地、施肥、做垄

每666.7平方米施用腐熟的优质圈肥5~6立方米、鸡粪2000~3000千克、磷酸二铵50千克,还可增施饼肥,每666.7平方米150千克。将肥料均匀撒于地面,深翻30厘米,耙平地面。施肥后,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扣好塑料薄膜。定植前15~20天,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6.7平方米1千克熏烟,严密封闭大棚进行高温闷棚消毒10天左右。起垄种植,种植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大小行种植,大行80厘米,小行50厘米,株距45~50厘米,每666.7平方米2000~2300株;另一种方式是等行距种植,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每666.7平方米栽植2200株。按种植行距起垄,垄高15~20厘米。

二、定植

仔细从苗床起苗,在垄中间按株距要求开沟或开穴,先放苗并埋入少量土固定根系,然后浇水,水渗下后覆土并压实。栽植深度不要太深。定植后及时覆盖地膜,栽培垄及垄沟全部用地膜覆盖。

葫芦的种植方法

首先控制好葫芦生长环境的温度,葫芦瓜为喜温作物,种子在15℃开始发芽,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低温时开花较多,结果率低,9~10℃生长发育受阻,36—38℃蒸腾作用过强,易出现早衰.还需要我们按时浇水,葫芦瓜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枝繁叶茂,蒸腾量大,遇天旱应及时灌水.开花结果期需水分最多.但是果实发育后期至采收之前,水分不宜过多.葫芦还应该选择向阳地带种植,葫芦瓜耐弱光,为确保高产优质,应选择地势开阔、向阳地段种植,过阴时影响瓜苗及果实正常生长.此外,土壤也是葫芦种植的关键,葫芦瓜适应性强,在微酸性(pH值为6.5—7)土壤中生长较好,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产量更高.

西葫芦常见病害有哪些?需如何防治?

灰霉病

特征

该病主要危害花和果实。被害花和果实初期呈水渍状,后逐渐软化,患病部位表面长满灰绿色霉状物。最终导致花和果实腐烂。后期患病部有时还长出黑色菌核。

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菌。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传播。病菌喜高湿低温条件,最适温度在18-23℃,相对湿度在90%以上,弱光,适宜发病。保护地栽培,冬春连阴天多,气温低,再加上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大,故发病较重。

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将病残体清理干净,保持田间卫生,防治病菌扩散,控制温度。

(2)浇水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夜间湿度应小于80%。当湿度大时,应采取措施降湿。

(3)生产后期要及时清理老叶,增加通风透光,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加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

绵腐病

特征

主要表现为害果实,有时为害叶、茎及其他部位。果实发病初呈椭圆形、水浸状的暗绿色病斑。在空气干燥条件下,病斑稍凹陷,扩展不快,仅皮下果肉变腐,表面生白色霉层。高温多湿时,病斑迅速扩展,整个果实变褐、软腐,表面布满白色霉层,致使病瓜烂在田间。叶片受害,初生暗绿色、圆形成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湿度大时软腐似开水烫过一样。

规律

西葫芦绵腐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瓜果腐霉菌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遇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后在病残体上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侵害果实,最后在病组织里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主要分布在表土层内,雨后或湿度大,病菌迅速增多,土温低、湿度大利于发病。

防治

(1)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大雨后及时排水,结瓜后可将瓜垫起,防止潮湿染病。

(2)增加土壤中抗生菌,抑制病原菌生长,减轻受害。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20%农土斯1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果实畸形

成因

水肥控制不当。西葫芦坐瓜初期水肥不足容易形成尖嘴瓜,中期不足容易形成细腰瓜,后期不足容易形成细长歪把瓜。但中期水肥过猛又容易形成大肚瓜;授粉不良,花粉分布不均,使授粉不足的部位呈凹陷状,形成畸形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光合效率,使制造的营养不足,抑制果实正常发育;西葫芦自身雌花缺憾或双性化形成果实,成为畸形瓜。

矮生

该类型的品种瓜蔓短、节间短,比较早熟。蔓长30~60厘米。第1雌花着生于第3~8节,以后每隔1~2节或每节出现雌花。主要品种有花叶西葫芦、站秧西葫芦、一窝猴西葫芦等。

半蔓生

该类型品种节间略长,蔓长在60~100厘米,主蔓第1雌花着生在第8~11节上,为中熟品种。该类型品种大部分为一些地方品种。如山西临沂的花皮西葫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半蔓生裸仁西葫芦等。这类型西葫芦的栽培不多见。但随着西葫芦引蔓上架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半蔓生西葫芦类型在温室种植的比例会增大。

蔓生

该类型植株生长势强,节间长,主蔓可达150~400厘米以上,主蔓第1雌花一般出现在第10节以后,属晚熟品种。蔓生西葫芦抗病、耐热性强于矮生类型,但耐寒力弱。其结果部位分散,成熟期不集中,采收期较长,果肉质嫩,纤维少、品质佳,单果重2~2.5千克,总产量较高。适于夏季栽培。主要品种有笨西葫芦、扯秧西葫芦、山西交城的蔓生西葫芦等地方品种。

西葫芦中还有珠瓜和搅瓜两个变种。珠瓜生长发育近似南瓜,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矮生、直立、开放。果实圆球形,果皮深绿光亮,带灰绿斑点。果实生长发育快,生长期短,花后5~7天单瓜重可达300克。一株同时可结3个商品瓜,每株坐果数和采果数都较多,连续结瓜性能好。栽培上需肥、需水量大。

搅瓜是西葫芦的又一变种。我国山东、河北等地均有种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小,缺刻深,果实椭圆形,单瓜重0.7~1千克。成熟瓜表皮深黄色、浅黄色,也有底色橙黄,间有深褐色纵条纹的。瓜肉较厚,浅黄色,瓜肉组织呈纤维状。多以老瓜供食,一般将整瓜煮或蒸熟后,横切开,瓜肉用筷子一搅即成粉丝状或海蜇皮状,凉拌即可食用,故称搅瓜。

葫芦的种植方法?

1、水肥管理.定植后根据墒情浇一次缓苗水,促进缓苗,缓苗后到根瓜坐住前要控制浇水.应及时追施有机肥施,但特别注意在生长盛期和果实膨大期,还应及时浇水防旱,遇涝要随即排水,并配合喷洒新高脂膜保墒防水分蒸发,隔离病虫源. 2、花果期管理.在西葫芦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洒壮瓜蒂灵一次,能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使西葫芦高产优质. 3、防治病虫害.对于西葫芦生长期中的一些病虫害应及时的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增强药效,防治气传性病菌的侵入.同时抑制土壤病虫害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