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蕨怎么种植,水蕨怎么种植方法

水蕨的栽培技术

水蕨的栽培技术

春季管理

初春务必在嫩叶长出前把衰老枯死的叶片剪除,及时施肥促生长,每15d施肥1次为宜,每667㎡每次用尿素15kg+复合肥5kg对水淋施或用稀释沼气液淋施。

春季是水蕨菜生长旺盛季节,除施肥外还需适当地进行叶面追肥,可用叶面肥和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洒,其喷洒浓度为0.2%~0.3%,促使生长出叶片肥厚、油亮的水蕨菜。

春季是分株移植的关键时期,分株最好在幼叶展开之前进行,把过密的水蕨菜移植分株,有利于其光合作用。

夏季管理

夏季气温高,主要是浇水和保持空气湿度,当气温急剧升高时,一般3~5d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地温,夏季气温高太阳光照强,可搭建遮阳网遮盖高度为1.8~2m,夏季也属雨水较多季节,雨后注意及时排水,夏季水蕨菜生长较旺盛,仍需保持充足营养,施肥同春季管理。

秋季管理

秋季水蕨菜的生长速度变慢,水分要求日趋减少,施肥和浇水可适当减少次数,一般土壤湿润就不浇水,秋季不要过多地修剪老叶,因为老叶液在植株周围,有保温作用,

冬季管理

进入冬季时,在其根部放一层稻草覆盖,有利于保水保温,稻草腐烂后又可肥土,在冬季水蕨菜生长极为缓慢,一般适当地修剪老叶或浇1~2次水和肥外几乎无其他管理。 水蕨的叶形多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既可种植在水缸花坛等些大型水景容器中作为观赏性植物,又可种植于景观水池或流速较缓的溪流中用来营造水面景观,是种集观赏和净化水体为体的经济环保型植物。

如何种植水生蕨类植物 具体指挺水植物不需要底土的那种

如何种植水生蕨类植物 具体指挺水植物不需要底土的那种

注意点就是在根周围加些石头,方便根的附着生长,更有利植物生长.若没空配制营养液,去农药店买些,像狮马绿,稍微加些就够了.还要注意水的酸碱度;最后提醒,厥类不可照强光!

怎样栽培蕨类植物?

怎样栽培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是最优良的室内观叶植物之一,常见栽培方法有:

(1)吊篮栽培有些蕨类植物如巢蕨、槲蕨、崖姜蕨、鹿角蕨和肾蕨等,采用吊篮种植可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做吊篮的材料很多,如金属丝、塑料、硬木、陶瓷、树蕨的茎干以及椰壳都是很好的材料。金属丝制作吊篮应用最广,在篮的底部和周边铺上苔藓或棕榈皮,以便吊篮能够装足够植物生长的培养土,此培养土要求更好的通透性和较轻的重量。吊篮植物的浇水和日常维护非常重要,吊篮植物由于悬挂空中而极易干透,必须定时浇水喷雾以保持水分供给,栽培基质内应多掺加一些保水材料如苔藓等,也可将苔藓覆盖在基质表面以减少水分蒸发。垂吊在水池上方的植物由于空气湿度比较大,生长会更好。

(2)瓶景栽培利用玻璃容器或其他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小温室,容器内部形成一个小气候,可维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适合于那些株型矮小、生长势缓慢且极具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栽培,如膜蕨类、铁线蕨、粉背蕨、铁角蕨等。栽培基质用盆栽混合土即可,种植前可施用少量基肥,如腐熟的鸡粪或饼肥。栽植后将容器放在暖和的地方缓苗,经常喷雾,湿度很快会达到平衡状态,以后的管理就是保持湿度适宜,防止容器内温度过高,经常打开盖通风换气来调节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以适宜植株生长。

蕨菜要怎么种植?

蕨菜种植管理  (1)施肥 露地栽培需3~4年更新1次,因此栽植前要施入充足的农家肥及磷肥,施用量为有机肥l000~1500公斤/亩,磷酸二铵10公斤/亩。第2年后,每年秋季要施入鸡、猪、马粪等做盖头粪随着松土,翻到土层中。这样不仅增加了土壤肥力,疏松了土壤,而且还可起到保温防寒及保湿作用。如果粪源不足,也可以覆盖落叶,也有一定作用。

(2)浇水排水 栽植时应在栽植沟内灌透水,以保证栽植成活率。雨季地内积水应及时排除,以免涝害。

(3)覆盖 蕨菜的根茎栽植后,为防止干旱,提高成活率,在地面上应覆盖稻草、落叶、厚度2~3厘米,有条件的可试用地膜覆盖。这样做不仅保温,还可防止杂草丛生。

(4)松土除革 为防止土壤板结和草荒,每年生长期可松土除草2~3次,尽量做到田间无杂草。   (5)更新根茎 蕨菜的根茎主长几年后便逐渐老化而枯死,因此要进行更新。一般在3~4年生的田间,于秋季用带犁刀的轮式拖拉机将切断蕨的部分根茎,这样可保障连年收获而不致大幅度减产。

繁殖技术:

有性繁殖

1.1收集孢子 选择外观棕褐色 ,孢子囊未开裂的孢子囊群,用干净的剪刀将带孢子的叶片剪下,放入纸袋中风干待用。

1.2制作培养基质 用混合土壤播种孢子,既经济又方便。用泥炭土、河沙和草皮灰按比例混合,拌匀、过筛,制成混合土,然后蒸气灭菌半小时。

1.3孢子播种 播种前一天把准备好的混合土培养容器放在浅水中充分湿润,将孢子均匀地撒播在培养基质上,再盖好盖子,浸放在浅水中,第二天取出培养。

1.4孢子培养 将播种好的容器移到温床或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保持在25℃,湿度80%以上,光照每天4小时以上。1个月后孢子萌发,长出幼小原丝体,然后长成扁平心脏形或带状的配子体。在配子体的腹部长出颈卵器和球形精子器。这时每天喷雾2次,连续1周,精子借水流动出来与卵结合形成胚。一周后发育成孢子体小植株。

1.5孢子体的移栽 孢子体长出3~4片叶后进行第一次移栽,仍倾向用混合土作床土。1~2周后移到温床外,小苗长大后,进行第二次移栽或定植。

无性繁殖技术

2.1无性芽孢繁殖 有些蕨类植物在羽片腋间和叶轴顶部下面会长出芽孢,有的轴顶端分生组织着地而产生新株,或营养叶顶着地也能产生新株。

2.2营养体繁殖 是将匍匐茎进行分段栽培,也可将直立的根状茎纵切为2份栽培,但每段上必须带根带叶才易成活。

2.3组织培养 蕨类植物的体细胞同样具有再生能力。采用这种方法只需采集一小部分营养器官就能培养大量蕨苗。

编辑本段栽培要点

①繁殖 蕨菜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即有性繁殖(孢子繁殖)和无性繁殖(根茎分株繁殖)。在生产上多肜无性繁殖方法。无性繁殖,将地下根茎挖出,选健壮者分株栽植,行距70~80cm,株距50~60cm,苗高10~15cm时定植。

②整地作床 选择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宜,整地时施入落叶堆肥、厩肥,做成宽1m的平畦或高畦,待土壤解冻后即可栽植。

③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应勤中耕除草、浇灌,雨季加强排水,以免引起根的腐烂;多次追施薄肥,可采收一次施一次肥,施肥在采收2~3天后进行;入冬以枯草覆盖,以保湿防寒;初春发芽前应及时浇水和追肥,促进茎叶萌发。

④采收 蕨菜种植一次可采收10多年,每年春季和夏初,当幼茎长到20-25cm时,叶柄幼嫩,小叶尚未展开而呈拳钩状,即可采收。过晚会影响食用价值,并对来年收获有不良影响,过早则会降低产量。采收时,可用刀割或用手掐,要尽量贴近地面。采收一次后,10-15天可采收第二次,一年可连续采收2-3次。

蕨菜保护地栽培的要点

1、整地与栽植:亩施5000㎏优质腐熟农家肥,深翻整平做畦,按70×50㎝定植,每穴2株。栽植要求:苗根系完整,尽量不伤根系,栽植时理顺根系,不要窝根,栽后浇1次透水,水渗后如有定植穴渗土现象,再用手抓土填平。

2、扣棚及管理:土壤封冻前扣棚膜,温度掌握在20℃左右,高于30℃要及时放风。此期为休眠过渡期,苗畦不要浇水,只要严格掌握住温度即可。15天以后可升至25℃。

3、采收与加工:扣棚至萌芽需要20天时间,萌芽至第一次采收需要10-15天,当幼茎长到10㎝时即可采收幼芽。采收标准以嫩叶未展开为宜。每7天采收一次。亩产可达1000㎏。如果离市场较近,采收完绑成小捆,立即出售,一般不超过12个小时。如果量大来不及出售,可用沸水焯2-3分钟,连续翻动,使其均匀受热,捞出浸入冷水中定色,然后阴干或风干,理直包装入箱待售。

蕨类植物水培需注意些什么?

空气干燥,或者是玻璃容器破了,拿出来了暴露在空气中很长时间,应该是相对干燥的空气,会使其植株呈萎蔫状态. 萎蔫的叶子不能恢复了,应剪掉,重新水培,注意水温不要太低,最好放在不低于18度的室内,保持85~90%的空气湿度.

波浪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光照:波浪蕨为长绿草本附生蕨类,喜温暖半阴环境,适合散射光照,不能让阳光直射,否则易萎蔫卷曲。家庭养植可置于室内阳光明亮的地方即可。

2、浇水:波浪蕨宜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水分应供应充足,一般可以2至3天浇水一次即可。虽然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对狼尾蕨来说,浇水间隔期间轻度的干燥也是无妨的。狼尾蕨也不能浇水过多,水分过多会可导致叶片脱落。

长绿草本附生蕨类

3、温度:波浪蕨原产地为新西兰、日本,在亚洲大洋洲、美洲、太平洋群岛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都有分布。

4、空气湿度:喜高湿环境,不耐干燥,养护期间应勤向植株及生长环境喷水增湿,适宜的湿度为80%左右,过于干燥会造成叶片边缘枯黄,甚至全叶枯黄。

5、土壤及施肥:土壤以疏松透气的沙质壤土为佳,波浪蕨对肥料的需求不高,不喜浓肥,在养护的过程中可以少施一些稀薄施。

前家庭的阳台一般封闭,封闭后玻璃会隔绝大部分紫外线,对阳性花卉极为不利。而波浪蕨–一种观赏价值很高而又喜阴

湿环境的蕨类植物,则能在封闭阳台里健壮生长,因而备受欢迎。 它的茎粗壮,贴地行走,一直拖到花盆外面。茎上密生松针形、淡灰棕色、类似兽毛的鳞片,似

狼尾巴,故名。茎上也生叶,但稀疏;叶柄长9厘米左右,叶片阔卵状三角形,长宽各10-15厘米,略似文竹,成羽状排列。它的别名很多,诸如白毛蛇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7613864、白毛

岩蚕、毛石蛋、圆盖阴石蕨等。 封闭阳台上的光照,已能满足狼尾蕨的需求,最好夏天放在北半边,冬天放在南半边。如空气干燥,可向叶面喷雾。盆土可用富含

腐殖质而排水良好的腐叶土,如能掺些炭化树皮更好。生长期要求水分充足,并施一两次稀薄的以腐熟有机氮为主的肥水,同时可喷施低浓度的叶面肥。炎夏有部分

叶片发黄,需及时摘除,以利秋季再生新叶。其生长适温为白天21-

26℃,夜晚10-15℃,冬季室温不宜低于5℃。 蕨类不开花结果,靠分生孢子繁殖,但小家庭不必收集孢子,扦插即可。春季将带有2-3个叶或叶芽的狼

尾蕨根状茎,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浅埋于腐殖土的表土中并保持湿度,40天左右即能生出新根。狼尾蕨在华东、华南、西南等地有野生植株,附生于树干、

近水阴湿的岩石上,可挖取莳养。栽培通常是用盆栽或吊篮栽。最为别致的是用特制的蛇木花盆莳养,植株会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如没有蛇木盆,选取一段造型美

观的朽木,也很适宜。

6病虫害防治

蚜虫、红蜘蛛:环境不良引起,可用有效成分1%甲氨基阿维菌素2000倍防治

根腐病:可用80%代森锰锌1000倍液,或2%宁南霉素1000倍,芸苔素内酯和四霉素混合:2000倍:1500倍防治。

蕨类花卉的种植方法,办公室的盆景

蕨类植物的盆栽是良好的室内装饰植物,可以点缀厅堂、几案等。可供室内装饰用的优质蕨类植物已非常多。茎上长满白灰色的绒毛,看似狼尾巴的“狼尾蕨”;有着浓绿的叶片、中空如巢的“鸟巢蕨”,好似少女柔软的头发的“铁线蕨”,没有花,依靠其不同的叶型、叶色、姿态的蕨类盆景日渐成为花卉市场“新宠”。但并不是所有具有观赏价值的种类都适合于室内生长,应根据室内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种类。

室内环境因素对蕨类植物的生长影响很大。不同方位的房间采光时间和采光量有很大的差别,大多数蕨类生长喜欢散射光照。长期荫蔽条件和直晒对蕨类生长不利。盆栽蕨类在室内放置的位置根据不同的种类对光的需求不同作相应的调整和处理。室内的湿度通常是比较干燥,不适宜蕨类生长,因而要求经常进行叶面喷雾来增加湿度。一般选择那些耐一定干旱并能适应阴暗条件的种类,如肾蕨、巢蕨、贯众、凤尾蕨等。

办公室蕨类花卉参考栽培方式:

1.吊篮栽培

有些蕨类植物如巢蕨、槲蕨、崖姜蕨、鹿角蕨和肾蕨等,采用吊篮种植可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做吊篮的材料很多,如金属丝、塑料、硬木、陶瓷、树蕨的茎干以及椰壳都是很好的材料。金属丝制作吊篮应用最广,在篮的底部和周边铺上苔藓或棕榈皮,以便吊篮能够装足够植物生长的培养土,此培养土要求更好的通透性和较轻的重量。吊篮植物的浇水和日常维护非常重要,吊篮植物由于悬挂空中而极易干透,必须定时浇水喷雾以保持水分供应,栽培基质内应多掺加一些保水材料如苔藓等,也可将苔藓覆盖在基质表面以减少水分蒸发。垂吊在水池上方的植物由于空气湿度比较大,生长会更好。吊篮栽培一直以来备受家庭、办公室等格调高雅的场所所青睐。

2.瓶景栽培

利用玻璃容器或其他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小温室”,容器内部形成一个小气候,可维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适合于那些株型矮小,生长势缓慢且极具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栽培。如膜蕨类、铁线蕨、粉背蕨、铁角蕨等,不适合栽植大型蕨类的小苗。栽培基质用盆栽混合土即可,种植前可施用少量基肥,如腐熟的饼肥。栽植后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缓苗,经常喷雾。湿度很快会达到平衡状态,以后的管理就是保持湿度适宜,防止容器内温度过高,经常打开盖通风换气来调节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以适宜植株生长。瓶景栽培的蕨类植物特别适用于家庭,即美观、富有生气,又清洁,方便养护。

蕨类植物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但大多数蕨类植物喜欢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病虫危害也不可避免。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也要加以防治,以提高观赏效果。

一、侵染性病害 由病菌造成,使蕨类出现各种病斑,影响观赏。危害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线虫病、锈病、煤污病、猝倒病等。

1. 炭疽病。真菌病害,其特征是病斑处有粉红色黏状物,主要危害植株的嫩叶。被害部位开始在叶缘或叶尖呈水渍状圆形、近圆形的暗褐色小斑,而后逐渐由几个病斑扩大成不规则的斑块,颜色变为焦黄,有的病斑成云片状,边缘有浅红色晕圈,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白色,有许多微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死亡。波斯顿蕨柔软的生长点受这种病菌的侵害,顶端变成褐色,萎蔫,损害植物的商品外观。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腔在病叶上过冬,当温度升到20℃、相对湿度超过75%时开始发病,病菌借雨水传播,在25℃、湿度为80%~90%时蔓延迅速。防治:此病以预防为主,在新叶形成的梅雨季节和高温高湿季节应喷药预防。调节温室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保持叶片干燥,杜绝病株引入,彻底清除附近的病残体,可预防此病的发生。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能收到良好效果。有效的药剂有75%百菌清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大生、利得可、施保克等杀菌剂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 褐斑病。蕨类植物的褐斑病又叫叶斑病或叶枯病,常发生在叶片的顶端,受害叶片初期为圆形黑斑,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点,此后病斑扩大迅速,叶片最后变成黑色干枯死亡。其主要传播途径是落叶,春夏秋季均有可能发生,高温多湿季节易流行。防治:发现病株要立即隔离喷药,或剪除并集中焚烧,同时喷药保护。可采用50%多菌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尔多液等药剂喷施防治。浇水过多或湿度过大,也易发生褐斑病。发病初期,可用50%代森铵水溶液300~4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3. 线虫病。又称根瘤线虫或根结线虫,病原物为白色线状两头尖的软体虫子。病株发生褐斑萎蔫,并逐渐枯死。多种温室蕨类植物受线虫的侵害,可由带红褐色或带黑色、从中肋延伸到叶沿的带线辨认出来。把一小片褐色斑块放入水中,显微镜下观察,可清楚地看到小蠕虫在四处活动。防治:清除受害叶片,消除其生长条件,有利于减轻线虫的侵害。用10%克线磷、克线丹或25%丙线磷等杀虫剂,施药后覆盖新鲜黄土,灌少量水,可显着压低根结线虫虫口密度。也有用热水处理防治巢蕨的线虫侵害的,栽植前用43℃热水浸泡植株10~15分钟。

4. 锈病。锈病可发生在蕨类植物的翠云草等种类上,它每年3~4月在幼嫩叶基部反面叶脉上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而产生性孢子器与锈孢子器。5月份叶面上散发淡黄色粉末状夏孢子,然后产生褐色的冬孢子,如果大量孢子器侵入植株,植株就会生长不良。防治: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50波尔多液等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3~4次,可取得一定效果。

5. 煤污病。蕨类植物的叶片被黑色霉菌的孢子和菌丝体覆盖,通常生长在介壳虫及其它刺吸式昆虫所分泌的蜜露上。应反复喷洒烟碱及肥皂,以防治介壳虫及其它刺式昆虫。

6. 猝倒病。此种病害由两三种不同的真菌引起,使原叶体变软、发黑而解体,在播种繁殖蕨类植物时经常发生。应将蕨类植物孢子播种在用蒸汽消毒处理过的土壤上,或用地可松溶液浇灌处理土壤,也有助于抗御猝倒病。

二、生理性病害

1. 日灼病。多数蕨类喜温暖半阴,不耐强光,光强度以1000~6000Lx为宜。强烈光直射会使叶片干缩脱水,枯黄或焦边。防治方法:在半阴状态下,辅以2~3小时的阳光,可保持蕨叶常绿;已经焦边的蕨叶,除及时剪去保持叶片整齐外,应悉心养护,避免受到强烈光线的刺激。

2. 湿度失调。空气过于干燥,易造成叶片卷边,故春夏生长盛期需多浇水。但夏季蕨类栽培土既要保持湿润,又不能太湿,以免造成根系生长不良;秋末应控制浇水,保持稍湿润即可;越冬休眠期应减少喷水,以免烂叶。

3. 温度不适。①高温危害。大部分蕨类植物要求适温为18~25℃。盛夏短时的高温也会使蕨叶萎蔫、灼焦。因此,从4月下旬开始,要通过覆盖遮阳、地面洒水及通风措施来降低温度。②低温危害。铁线蕨等半耐寒蕨类要求气温不能低于5℃,下延三叉蕨、鸟巢蕨、瘤蕨等不耐寒蕨类则不能低于10℃。温度太低,叶片受伤害,引起萎蔫、变黑,甚至植株死亡。可采取覆盖、熏烟、多施暖性肥料等措施,保证安全越冬。

4. 营养不良。①缺素症。土壤中缺乏氮、钾、钙、镁、硫等元素,易造成蕨类生长发育异常。铁线蕨、银粉背蕨、矩圆石韦等喜钙蕨类,可在栽培土中掺入少量石灰、骨粉或碎蛋(贝)壳等。紫萁、狗脊蕨、鸟巢蕨、乌蕨等喜酸蕨类,应定期喷施0.1%~0.2%硫酸亚铁溶液或结合施肥浇矾肥水。②过剩症。主要指氮、磷、锰、硼等元素过剩。肥害严重时,可用冲水施救,具体做法是,将土疏松,用长流自来水进行半天冲洗,一般冲洗1~2次即可见效。生产上应注意施肥次数和肥料浓度,尽量使用肥效持久的农家肥,如厩肥、骨粉、饼肥、草木灰等,以保持蕨类旺盛生长。

三、常见虫害

蕨类植物的主要虫害有介壳虫、蚜虫、红蜘蛛、蛞蝓等。

1. 介壳虫。在多种介壳虫中,褐软蚧和夹桃蚧危害最为严重,其它蚧类较少见。介壳虫寄生于蕨类植物叶片边缘或叶背面,其幼虫期很短,行动缓慢,当移动到叶背时,即开始结壳,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体内的汁液。介壳虫繁殖速度较快,虫量较多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并引起植株枯萎,严重时整株植株会枯黄死亡,同时诱发煤污病。被害叶片出现斑点,影响生长及观赏。雌成虫可连续生出幼介壳虫,幼虫两个月就可以长成成虫,初孵低龄若虫抗药性较差,此时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没有特效药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应注意检查,保持环境通风。在种植蕨类时,要控制叶面不要过湿,并经常检查叶片正反两面,虫害少量发生时可采取人工刷除;5月下旬为介壳虫孵化盛期,此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50%马拉硫磷、25%亚胺硫磷、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马拉硫磷喷洒剂对爬行阶段的介壳虫极有效。反复喷洒烟碱及肥皂也能清除介壳虫侵害。虫害严重时,要将整片叶子剪掉并焚烧。少数蕨类对有机磷有过敏反应,施用前应先试验。还应注意和利用红霉菌等蚧类天敌。

2. 蚜虫。蚜虫常见的有黑色和绿色两种,通常出现在早春和夏初,常群居于蕨类植物幼嫩茎梢处。为害时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体内的汁液,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变黄。另外,蚜虫的分泌物常招致各种霉菌的寄生,易产生煤污病。防治时,可先用肥皂水清洗,再喷施40%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2.5%鱼藤精1000~1500倍液、敌百虫1000倍液等防治。

3. 红蜘蛛。红蜘蛛为螨类,体积小,繁殖速度快,1年可繁殖10代左右。红蜘蛛用刺吸式口器吮吸蕨类植物的汁液,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发黄。由于体形小,繁殖快,肉眼又较难发现,若防治不及时,危害会很严重。高温持续季节采用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50%氧化乐果1000倍液交替防治。

4. 蛞蝓。蛞蝓又称鼻涕虫,属腹足纲,蛞蝓科,形状似去壳的蜗牛。壳通常退化,外套膜被覆全背部。触角两对,第二对顶端生眼。肺孔开于体前右侧,身体能分泌粘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条痕。初夏在树皮下及石下产白色的卵。蛞蝓是危害蕨类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常藏匿在盆钵的内壁、底部漏水孔处,或植株的基部及土壤表面的覆盖物下,喜夜间出来活动,咬食蕨类植物的幼嫩枝叶。可在夜间22~23时喷施70~100倍的氨水进行防治,并可达到施肥的目的。也可采用人工捕捉。蛞蝓再生能力强,捕到的蛞蝓要丢到盐酸溶液中杀死。在温暖潮湿环境中,除蛞蝓外,还有蜗牛、鼠妇等小动物大量滋生,狂食蕨叶;蚯蚓则吞食蕨类幼根,使其生长停滞。可撒施灭蜗灵、蜗牛敌粉剂、密达杀螺或石灰,也可喷洒氨水、高浓度食盐水、硫酸铜等防治,还可实施人工捕杀。

四、藓类和地衣的危害

这些植物不会直接危害蕨类,但能对蕨类植物原叶体和小植株造成遮阳和影响。它们扩散速度快,能很快铺满地面,阻止水分和养分进入土壤,影响蕨类植物生长。处理办法:在播种孢子前用蒸馏水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土壤被其它孢子植株污染。另外,不干净的浇水用具也是污染源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和肥料,使蕨类植物的原叶体快速生长并成熟,以减少其它孢子植物的影响,是较好地避免危害的方法。

蕨类植物怎么养?教教我啊!

蕨类植物的孢子,多产生叶片背面的孢子囊内。当孢子开始散出时,连同叶片一起剪下,放入纸袋内。为不损伤叶片,也可用干净的新纸袋或塑料袋套住叶片,轻弹使孢子落入袋内。收集后要尽快播种,因为孢子越新鲜,发芽率越高,发芽越快。为刺激孢子萌发,播种前可用300毫克/升的GA3溶液处理15分钟。

育苗土壤多用腐叶土、泥炭土、河沙等混合配制而成,常用配方为腐叶土、壤土、河沙按6∶2∶2的比例混合。以上各原料必需过筛后拌匀,蒸气灭菌后才能使用。另外,播种用的育苗容器也必需消毒。播种后,温度要控制在25℃、空气湿度80%以上,每天光照4小时以上,从播种到出叶需要2至3个月。当孢子体长出3至4片叶后移栽,仍用混合土作为基质,苗高10至15厘米时栽入花盆。

孢子繁殖技术要求严格,需要高温高湿环境,一切用品包括容器、栽植材料和室内空间都应严格消毒,并保持清洁卫生。夏季干燥季节,要保持室内潮湿。

分株繁殖

一般于春季结合翻盆进行。把植株从盆中倒出,根据需要将一株分成数株,每株需带有根和叶。分株时要小心,切勿损伤生长点,保持根部有尽量多的土壤。剪掉衰老和损伤的叶、根。按照原来的土壤水平线重新栽植分株,浇水。分株繁殖无严格的季节要求,若需要,一年四季皆可进行。

扦插繁殖

有的蕨类植物,叶片扦插可以生根,能用此法繁殖。取叶片插入沙床中,生根后移入容器中进行培育,成苗后上盆栽植。

分栽不定芽

有些蕨类植物,如铁角蕨、鳞片蕨等,在叶腋或叶片上能长出幼芽,可以直接把幼芽从母株上取下培养。将河沙与泥炭土按1∶1混合作基质,将幼芽一半埋入基质,伤口最好用杀菌剂处理,以免腐烂。充分浇水,用玻璃覆盖。

组织培养

对产生孢子量少或不产生孢子以及用孢子繁殖困难的种类,或对名贵种类迅速扩大繁殖,可用组培法进行离体快繁。要进行大规模现代化商品生产,也需要用组培法繁殖。

蕨类植物处于不同生长期,对光线的要求不同。一般生长初期即抽芽期,要防止光照过强,多遮阴。休眠期需放在光线充足处。大多数蕨类植物喜过滤性、间接或反射散射光。如光线不足,则植株徒长,显得衰弱或萎蔫。

蕨类植物多喜潮湿,对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尤其在幼苗期。生长期每天需浇水和叶面喷水,以保持湿度。发现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时,要立即将盆浸入清水中,地上部分喷雾。若缺水不严重,几小时后即可恢复;若24小时内仍未恢复,需将地上萎叶全部剪去,可能会重新萌发新叶。若地上部分先黄化后凋萎,这可能是浇水太多引起的,必需将整株拔出,修剪腐根,重新栽植。浇水最好在早晨进行,特别是叶片分裂细的品种。晚间浇水,水滴滞留在叶隙间,蒸发慢,易引起腐叶。

蕨类植物对温度的要求因原产地的不同而有异。产于热带的,生长适温为21℃至27℃,冬季要求12℃至15℃,若气温低于10℃,生长停止。原产温带或亚热带的,生长适温为16℃至21℃,冬季最低可耐7 ℃。北方露地生长的蕨类植物,冬季能耐-16℃至-20℃的低温,如荚果蕨。一般性不耐寒的种类,冬季在10℃以下易受冻害。

蕨类植物最忌闷热,在夏季需多通风。通风时要注意水分供给,使环境中空气新鲜且不干燥。幼苗期应避免“穿堂风”。

蕨类植物喜肥,要求土壤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水,以微酸性(pH 值5.5至6.0 )最为适宜。基质一般以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配制,或腐熟的堆肥、粗沙或珍珠岩按1∶1配制。蕨类植物根系柔弱,不易施重肥。栽植时,基质中可加入基肥。生长期内可追施液肥,浓度不超过1%,直接撒施,最多每周一次。充足的氮会使植物生长旺盛,不足使会使植株老叶呈灰绿并逐渐变黄,叶片细小;过量氮易使植株徒长并降低抗性。磷对蕨类植物的根系生长很重要,缺少会使植株矮小,叶子深绿,根系不发达,可对叶面喷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补充磷。钾可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叶绿素形成,缺乏则老叶出斑点,并逐渐枯黄。另外,缺钙会抑制植株生长,使叶片扭曲,从叶尖开始逐渐死亡。缺Mg会使老叶逐渐变色但叶脉仍保持深绿。缺F e会使新蕨叶变灰绿并逐渐枯黄,叶脉衰老变黑。缺Mn会使叶脉出现坏死斑点。缺B导致顶芽死亡。缺Cu使叶片褪绿,叶片逐渐变黄,最后脱落死亡。

总之,蕨类植物的施肥应薄施、勤施,同时根据需要进行叶面喷施或根外追施。

盆栽蕨类植物每隔2至3年需换盆一次,换盆时间在2至8月皆可进行,注意不要伤根。重新上盆时,先在盆底放2厘米厚的碎砖,以利排水。再铺厚2厘米的木炭,用来吸收土壤残留的盐分和毒气等。而后加一层骨粉(富含磷肥),以利根部生长。将植株放入盆后,再填配制好的基质,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的生长,达到好的栽培效果。

蕨类植物应该怎么养?浇水多了有点焉,拿去晒太阳就更焉了…

蕨类我养过好多种,如鸟巢蕨、铁线蕨、银杏蕨、纽扣蕨、银背蕨等等.我家也在福州.买来的时候很好看,但是这些东西是温棚里培植起来的,对湿度、温度、光照有严格的要求,而家里难以做到,刚开始还长得好好的,但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枯萎.唯一例外的是种在珊瑚石上的铁线蕨(从墙边引种的)长得还行.或者可试试放在玻璃箱(瓶)中封闭养.

办公室的蕨类植物怎么养比较好?

蕨类植物大多喜阴,耐湿热环境条件.适合养在室内的散射光条件下,忌阳光直射;要经常浇水、洒水保持土壤疏松湿润,最好有一定的空气湿度,可在叶片上洒些水以保持叶片青翠;肥料结合浇水施些液体有机肥就可以了,它的生长适温要看哪一种蕨类植物了;蕨类植物大多喜酸性土壤,具体PH值也要看哪种蕨类植物,一般PH值5.5~6.5.最主要的是水、肥、气、热把握好就问题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