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植物叫什么?(有图)
这就是水葫芦,鱼应该不吃他.但是可以遮挡太阳.慢慢会长大的.
半命题作文:秋天,我体验到了……
金秋十月,城市换上了新装,而乡村也换了新面貌,沉甸甸的稻穗,黄黄的柿子树。。。。。。,今天我要去外婆家体验农家生活。 如今,不同往日了,到处都在与时俱进,以前都是一条条的泥巴路,现在,到处都是一条条又宽又大的马路,一幢幢又高又大的楼房,还好,我家外婆家还未拆迁,仍然可以让我走进秋天,体验于众不同的农家生活。 经过一个多小时,我和妈妈来到了外婆家那条路上,路旁稻穗弯弯的,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一会儿就到了外婆家,望着那绿油油的菜地中,有一个正在辛勤劳动的老人,他就是我的外公。
今年家里的庄稼长得好极了,呵!怪不得外公乐得合不拢嘴,看着这丰收的景象,谁心里都会乐开了花,外婆和妹妹连忙出来迎接我们。 下午外婆拿着铁耙,带领着我们向田地走去挖山芋,紫山芋的叶子像一块绿色的毯子,外婆先把山芋的叶子向上拉,然后用镰刀把它们分离,再用铁耙往土上一葐,一簇簇又大又紫的山芋便露了出来。我和妈妈一起日火朝天地把山芋放进篮子里,整个山芋地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外婆家门前的柿子都成熟了,一个个挂满枝头,像美丽的姐姐见了远方的朋友一样羞红了脸,树上柿子又大又红,看了令人直流口水。
这时我和妹妹提着篮子,把一个个灯笼似的柿子摘下来。洗一洗,帮她脱去外衣,一咬,软东东的,可甜了。 外婆家的后面有一条小河,小河旁种着一棵石榴树,树上的石榴已有苹果那么大了,有一个已经像蚕豆一样炸开了花,像小朋友的嘴巴张开了,在向人们报告着秋收的喜讯呢!妈妈拿来又长又细的棒子,向那个咧嘴的石榴打去,可石榴好像在树上生根了,无论妈妈怎么打也不下来,我接过妈妈的棒子,向石榴使劲打去,哈哈!不用吹毁之力,只打三下,就把两个石榴打了下来。中间的玛瑙般的籽,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无数颗亮晶晶的钻石。 我在乡村的半天,不仅认识了水葫芦,还亲眼见到了那一串串紫色的扁豆花,虽然没有牡丹和玫瑰那么娇艳,却散发着阵阵浓浓的花香!半天的体验,让我感受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更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
清朝的格格妃子们戴的旗头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要戴那个东西?
以前那有塑料啊…… 满族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它的名字叫扁方,俗称“旗头”。“旗头’’的另一个含义即指满族妇女常用的几种民族特徵显著并具有独特风韵的发型,如“两把头”、“水葫芦”、“燕尾”、“大拉翅”、“高把头”、“架子头”、“前刘海”、“盘头翅”等等的总称。扁方是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时的主要首饰。清初时的普通旗女和汉族妇女模仿满族贵妇发饰,以高髻为尚,梳时在头顶后部将发平分两把,向左右方横梳成两个长平髻,两髻合宽约一尺,俗称“叉子头”(也称“两把头”、“或“把儿头”)。作叉子头时,又在脑后头垂下一缕头发,下端修成两个尖角,形成燕尾形名谓“燕尾”。清吴士赞《宫词》对这种发式作了描写“髻盘云成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城中何止高於尺,叉子平分燕尾低。”这些宫词对满族妇女的独特发式作出形象的描绘。
“团头”,又叫旗鬓,是民间常见的发式。满族妇女进人中年以后,便不再盘“头翅儿”,而改梳“团头”,其造型好像一个带花纹的馒头,但“团头”不同于一般平民百姓中年妇女的“疙瘩鬓”。两者梳法位置不同叫法也有区别,疙瘩鬓在脑袋后下方。团头位置在正上方,把头发在头顶梳成竖式的圆形或扁形高髻.有的也留“燕尾儿”,并在发中插戴银、铜质扁方等首饰。一些老年妇女因头发较少,在头顶绾成一个螺旋式的“卷儿”,即简单又便利,直至近些年在满族聚居的农村还可以看到。
还有一种叫做“水葫芦”的发式,俗称“水鬓”。即挑下两鬓微弱之发,用肥皂水傍耳根成钩形,丰颊面颐,相衬如桃花带雨,格外美观。
康乾以后,由於受汉族发髻“如意缕”的影响,满族j妇女一般均将发髻梳成“一”字形,俗称“一字头”、“如意头”等。清代中期,满族妇女的发髻样式逐渐增j高.“双角”也不断扩火,满族妇女发式由h两把头这种髻式发展到架子头,同时也是由自己头发梳理而成的发式逐渐发展到借用架子由真、假发相掺杂而成的发式,发髻上多插有饰物。其中有种名叫“扁方”的板状饰物,初时形状较小,到清代后期,特别是咸丰年间,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得更加高大和夸张,已演变为一种“高如牌搂”式的固定装饰,从而取代了用架子梳的两把头。
《阅世篇》曾载:“顺治初,见满族妇女辫发于额前,中分向后,缠头如汉装包头之制,而架饰其上,京师效之,外省则未也。”嗣后这种发式愈演愈高,至后期而为既高且大的形式,有人形容其头就像顶著一块小黑板者即指此式。这种牌楼式的装饰上面不用头发,纯粹以绸缎为之,做成一顶“扇形”的冠,戴时只要套在两把头发髻之上,这就是俗称的“大拉翅”,是满族贵妇的发式。这些贵族妇女们头戴高高的饰物,再穿上她们习惯穿用的那种高底旗鞋,身材显得格外修长,走起路来也愈加稳重、端庄。
大拉翅,又称“大京样”,“大翻车”、“达拉翅”,类似於现在舞台和影视剧中所见到的清代宫装样式,应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成,即以头顶发髻为“头座”,在上面加戴青色素缎或纱绒架制成的发饰,脑后也留“燕尾儿”。这种发式清末流行於北京,而且越加越高,发展成类似后来“旗头板”的式样,并在正面饰以花朵,侧面悬挂流苏(线穗),所以东北一些地区叫“京样”或“宫装”。
“大拉翅”头饰是形似一个扇面的硬壳,约尺把高。裏面是用铁丝按造头围的大小做一圆箍,再用布袼褙做胎,外面包上青缎子或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的装饰性的大两把头,再插一些用青素缎、青绒、青直径纱或绢制的花朵。需要时,戴在头上即可,无需梳掠,不用时取下搁置一边。既起到美饰头发的作用,又摘戴方便自如,可谓两全齐美。大拉翅,形似大如意,勾在颈后的燕尾,也比原来的大,几乎挨到衣领上。因大拉翅以粗铁丝做架,承重性较强,上面设有插簪、钗、流苏、疙瘩针、耳挖勺、头花等固定装置,满足了同时佩戴众多首饰的需要。 满族妇女的这种发饰,是贵族妇女的专用发饰,故宫博物院藏《雍正行乐图》,作清初贵妃形象,就绘有这种发饰。因这种发饰属於达官贵族阶层女性的盛装,所以平民妇女在结婚时,也常常以此为“礼冠’’戴在头上,好像汉族的“凤冠霞帔”一样觉得荣华和富贵。直到清末,“大拉翅”仍为满族妇女的主要发饰,无论官宦命妇、民间女子纷纷效仿。其实上述的头式除贵族妇女外,很少有人在日常这样打扮。原因是既费时间又费劲儿,而且必须由别人帮助完成。梳好后不能随意俯仰枕靠,无论站或坐都要直著脖子,虽然漂亮但并不舒服。民间除在婚礼等隆重场合或年轻姑娘媳妇过年时梳外,很少能见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