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足石杉的介绍
蛇足石杉(学名:Huperzia serrata(Thunb. ex Murray) Trev. ),又名蛇足石松.为石杉科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植株高10-30厘米.茎下部斜升至平卧,上部直立,具少数二歧式分枝,枝端常具芽胞.生于海拔300-2700米的林荫下湿地、灌丛下、路旁或沟谷石上.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生肌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内伤出血,外用治痈疗肿毒、毒蛇咬伤、烧烫伤等.但该品有毒,中毒时可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概述图参考资料来源:1)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插枝能活吗?怎么移植?谢谢
资料:
橡皮树 ,别名橡胶树、巴西橡胶,桑科榕属,大乔木,高可达30米,有丰富乳汁。指状复叶具小叶3片;叶柄长达15厘米,顶端有2 (3-4)枚腺体;小叶椭圆形,长10-25厘米,宽4-10厘米,顶端短尖至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侧脉10-16对,网脉明显;小叶柄长1-2厘米。花序腋生,圆锥状,长达16厘米,被灰白色短柔毛;雄花: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雄蕊10枚,排成2轮,花药2室,纵裂;雌花:花萼与雄花同,但较大;子房(2-) 3(-6)室,花柱短,柱头3枚。蒴果椭圆状,直径5-6厘米,有3纵沟,顶端有喙尖,基部略凹,外果皮薄,干后有网状脉纹,内果皮厚、木质;种子椭圆状,淡灰褐色,有斑纹。花期5-6月。橡皮树观赏价值较高,是著名的盆栽观叶植物。极适合室内美化布置。中小型植株常用来美化客厅、书房;中大型植株适合布置在大型建筑物的门厅两侧及大堂中央,显得雄伟壮观,可体现热带风光。其性喜高温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20-25℃,忌阳光直射。也能耐阴但不耐寒,安全越冬温度为5℃。耐空气干燥。忌黏性土,不耐瘠薄和干旱,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除了日常的施肥、养护外。还有两种栽培技术:扦插法,此法操作简单,极易成活,且生长快。扦插时间在春末初夏,可结合修剪进行,插穗多选用一年生半木质化的中部枝条。插条截取后,为防止剪口乳汁流出过多,影响成活,应及时用胶泥或草木灰将伤口封住。插穗的长度以保留3个芽为标准,剪去下面的一个叶片,将上面两片叶子合拢,用细塑料绳绑好,以减少叶面蒸发。然后扦插在素沙土或蛙石为基质的插床上。插后保持插床有较高的湿度,但不要积水,适宜温度为18-25℃,经常向地面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并做好遮荫和通风工作,约2-3周即可生根,盆栽后放稍遮荫处,待新芽萌动后再逐渐增加光照。高枝压条法。家庭养花者用高枝压条法繁殖比较方便,成功率也比较高。方法是:选用2年生大小适当、发育良好、组织充实的枝条,在预定包土的部位作宽度l厘米左右的轻度环状剥皮,并涂30一50ppm的萘乙酸液,然后用湿土或苔藓混合物或吸足水分的蛭石,将环割部位包起来,外面用塑料薄膜包扎,下端扎紧,上端留孔,以利通气和灌水。注意养护,6月份压条,7-8月生根。生根后即可剪下盆栽。下面是橡皮树的图片。
结论:
资料表明,您问的植物是桑科榕属植物橡皮树。插枝能活。移植方式请参考上文。
怎样种植地肤?
扫帚菜又称地肤,属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于田野、路旁、荒地、沟边,亦可人工田间或庭院栽培。其茎直立,多分枝,高50-100厘米。原为野生杂草,几乎遍布全国,以北方更普遍,它可以危害小麦、棉花、豆类,蔬菜、果树等作物。其幼苗可食用,成株可作为药用植物。地肤通过人工栽培,其用途最广的是将其绑扎为扫帚,成为打扫卫生,清洁环境的工具,深受广大乡镇居民的喜爱,市场销路好。地肤靠种子繁殖,繁殖系数高,当年种植地肤,待种子成熟、采收、保存,第二年春季,撒播种子,即可出苗正常生长、发育。
地肤别名扫帚菜、孔雀松,为藜科、地肤属1年生草本植物。地肤原产欧亚两洲,广布于我国各地。其嫩茎叶可供食用,是一种含高胡萝卜素和高钾、铜的半野生蔬菜,一般沸水焯后炒食、凉拌或做馅。地肤炒肉丝色泽鲜艳,味鲜爽口。春老叶可做饲料;种子含油15%,供食用及工业用,也可制糕点;嫩苗和种子可入药,具清湿热和利尿之功效,主治赤白痢、腹泻、痢疾、热淋、尿涩、血痢、皮肤风热、疥癣、阴部湿痒等症。
一、形态习性
1年生草本。茎直立,多斜上分枝呈扫帚状,淡绿色或带紫红色,具多数纵棱;幼枝被柔毛。叶互生,无柄,条状披针形,全缘,幼叶边缘有白色长纤毛。花两性或雌性,无柄,通常单生或2朵生于叶腋;花被5,基部结合,黄绿色,果期自背部生三角状横翅;雄蕊5,与花被对生;柱头2,条形。胞果扁球形,包于花被内,不开裂。种子横生,扁圆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地肤适应性较强,喜温、喜光、耐干旱,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较耐碱性土壤。肥沃、疏松、含腐殖质多的壤土利于地肤旺盛生长。
二、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可直播或育苗移栽。露地直播可于4月上旬进行,播种前要施足底肥,穴播、条播、撤播均可。保护地育苗可于3月上旬到中旬播种,覆土为种子直径的3~4倍,经6~7天出苗。
2.田间管理
定苗或移栽:若直播,苗高15~20cm以后,结合采收幼苗,按株行距70×100cm定苗。苗床培育的幼苗于苗高6~10cm时定植大田。
3.肥水管理:除施足底肥外,于采收前追施1次腐熟有机肥或随水施入氮肥。地肤虽较耐干旱,但保持田间湿润不仅能提高产量,且能提高产品品质,因而生长期内每隔7~10天应浇1次水。
4.虫害防治:地肤生长季节易受蚜虫危害,可喷洒1000~2000倍40%的乐果乳剂防治。地肤也易被菟丝子寄生,招致植株成片枯萎,发现菟丝子要及时清除。
三、采收
植株长到15~20cm高时,即可结合间苗采收幼苗,4~7月可陆续采收嫩茎叶;种子于8~9月成熟时收获,脱粒干燥后保存备用。
摩尔庄园里的毛毛树怎样种植?
城堡门口领取毛毛树,然后回家把它摆出来(领取后它在家具里),自己不可以浇水,别人来你的小屋参观的时候就可以顺便给你的毛毛树浇水了.这样很慢,如果想快一点的话,自己开小号浇也可以.
怎样种植指甲花?
种下后5~6天即可发芽,株距10公分,在种子上轻轻敷上一层土即可.第一次浇水要浇透.等长出2~3片真叶后就可以移植.
清代发明了哪几种栽培技术?
有的地区为了解决上?下两熟作物收获和播种季节上的矛盾,清代创造发明了几种特殊的栽培技术?这些技术至今在农村中仍有沿用的?
一是小麦移栽法?小麦人工移栽始于何时,尚无明确的文献可证?但到明末清初,对小麦育苗移栽的时间?方法等已有较详细的记述?有人认为农历八月初,先下麦种?张履祥在《补农书》中进一步指出:
中秋前下麦子于高地,获稻毕,移秧于田,使备秋气?虽遇霜雨妨场功,过小雪以种无伤?
《知本提纲》指出:麦苗等皆宜先栽后浇,如水中栽,就不发旺,每科栽亩十余根,行株距4寸左右,而且要纵横排直成行,以便中耕?壅根?除草和通风透光,这样就能“苗盛而所获必多”?
小麦移栽不仅可以克服晚稻晚收和冬麦早播季节上的矛盾,而且可以减轻或避免虫害?节省种子和使茎秆粗壮不易倒伏?二是冬月种谷法?此法是针对秋季因某些原因而错过种麦时期所采取的一种补救方法,使农民在麦季无收的情况下仍可以收到早谷子?河南有些地方农民冬月种谷的方法是,于冬至或冬至前一天直接把谷种播入田中,结果和在瓮内埋入土中处理14天没有差别?
北方旱地抢墒播种?我国北方旱地由于春旱或秋旱影响而不能及时整地下种?针对这种不利自然条件,农民创造和积累了不少抢墒播种和抗旱播种的经验?清代农书中记载的方法有:趁墒种麦;抢墒种豆,留茬肥田;晚谷播种;干土寄子?
趁墒种麦的方法,即在秋茬地上种麦,如果有秋旱趋势,必须抢墒下种等雨,不能等雨再种?
抢墒种豆,留茬肥田的方法,即在小麦收割后,于麦茬行间开沟种豆,这样既可利用麦茬护苗,又可利用残茬肥田?此书还提出且割麦且种豆的办法?
干土寄子抗旱播种法也是农书中提出的?北方旱地夏收夏种季节,如雨水不及时,可采取抗旱保墒的措施以适时播种?种晚谷播种办法是,在麦收后浅耕灭茬,即先耪一遍,然后骑垄种之,但断不可耕垄,以免耕后跑墒?
干土寄子办法是,实在无雨,将前墒过之地,或用耧,或用撒,干种在地内候雨?干土寄子法的优点在于比雨后才播种的出苗要早?
清代对通过施肥来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的认识更深刻了,如《知本提纲》提出了“垦田莫若粪田”之说?
请问附图植物是什么药材?
这是石杉科石杉属植物蛇足石杉.中药名:千层塔. 味苦、辛、微甘,性平,小毒.散瘀止血,消肿止痛,除湿,清热解毒.治肺炎;肺痈;劳伤吐血;痔疮便血;白带;跌打损伤;肿毒;水湿膨胀;溃疡久不收口;烫火伤. 图片验证: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9%DF%D7%E3%CA%AF%C9%BC%CD%BC%C6%AC
石爬子的养殖技术有谁能告诉我技术
石蛙养殖看似简单,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养者吃尽苦头。南方诸省近年来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但是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下面列出近年来一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规律和经验。 1.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 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3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 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 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 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 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
望楼主采纳~~
秋暮园中三果熟, 斜枝留得凤凰奇, 全凭阴德栽培力, 红白周旋晚来宜
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个会成就凤凰之材,都是上辈子积德啊,上半辈子兜兜转转晚景很好.
圣女果要怎么种植方法
1、栽种前准备
土壤准备:土对于想种菜种花的网购来说是很麻烦的,如果是从花坛或是田里挖回来的土,首先要筛一筛,把大块的颗粒都碾碎。然后如果有条件可以对进行土壤的消毒,掺入的有机肥料一定要发酵腐熟后的,尽量少用化学肥料。
育苗阶段首先是种子消毒,用55度的温水浸泡种子15到20分钟,不断搅拌,水量约为种子体积的5倍。冷却到28度后,维持在这个温度并浸泡12到24小时,期间换一两次水。其次是催芽,将消毒过后的种子沥干,放在湿毛巾上包起来,置于28到30度的环境中,每天用清水投洗一次,1至2天,种子即可萌发。
2、栽种
在土中挖1厘米深的小孔,将已发芽的种子放进去,上面盖上0.5至1厘米的松土,温度维持在25度左右。这个土最好在前一天浇透水。苗拱土前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三到四天后,种子的两片子叶就会从土中冒出来了。然后白天温度维持不变,夜晚温度降到20度左右,待叶片数量增至四五片。之后再浇水,需要“见干见湿”,也就是说在土壤干了以后再浇水,浇水要浇透。每次浇水后,可用一个小钩子,深入土中5厘米左右松土。
3、移栽
苗长出4—5片叶子后就可以移栽了。把秧苗带土从原来的小盆中挖出,在大花盆中挖好洞,将整个小土坨放入,浇透水。移栽可以让秧苗断根再长,这样一来,作物的长势会比较好。移栽之后原则上不浇水、不追肥,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若是土太干了就适当补充一些。
4、开花结果
待移栽之后15天左右,番茄苗在大盆里已经开始生长。等植株开始开花坐果之后,再浇透水和追肥,之后每隔7到10天,浇水和追肥,并松土。温度白天维持在25到30度,晚上15到20度。等长到40厘米左右,需要做一个支架,让植株攀着支架继续生长,防止出现倒伏的情况。要注意的是,支架一定要顺着原来的生长方向,不要扭曲。
番茄是两性花,一般会自动授粉,也可以用竹竿轻轻敲打植株,促进授粉。另外,在植株分杈长到10厘米左右的时候,要及时打杈,防止侧枝疯长,影响果实的生长。
从播种到收获大概需要3个月时间。90天之后,就可以品尝自己亲手种的小番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