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兰花的文化内涵.(要诗句)
1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2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3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4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5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6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7 古 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8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兰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张学良诗句),品德高洁,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其品格风范已成为中国人民理想人格的象征.她不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她与其神奇梦幻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并不断走进千家万户,在市场中激起千层巨浪.
关于兰花的知识
兰花是岁寒四友中的一个.一般就是四五月份开,很香哦.我喜欢!
兰花象征什么?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精神象征.中国兰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的精神气质,象征不为贫苦、失意所动摇,仍坚定向上的人格.
兰草代表什么?
兰草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
兰花名字的由来、作用、生长环境以及花期
兰花名称由来:
上古时期,我国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认识了兰花,并由仓颉创造了“兰、蕙”等字。《路史》中说:“尧帝之世有金道华养兰”,《拾遗记》中说:“上古时须弥山(佛教传说中的名山)第九层有仙人种兰”。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兰文化与我国文化是同时起源的。而且起始之时将兰视作仙草,以致数千年来,我国人民认为兰非一般凡花俗草。
兰花作用:
食用
兰花香气清洌、醇正,兰花多用于茶,也可用来熏茶;还可做汤等菜肴。
药用
据记载,兰花全草均可入药。其性平,味辛、甘、无毒。有养阴润肺,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等功效。可应用于临床内、妇科诸症。根可治肺结核、肺脓肿及扭伤,也可接骨;兰花花梗可治恶癣。
兰花生长环境:
喜阴,怕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兰花花期:
兰花按花期分为以下四类:
一、春天开花类
1 、 春兰,又称草兰或山兰,产于江浙等地。花苞在 7 月下旬至 8 月中、下旬出土,产于山阴坡的花较多,而出自山阳面的花较少。根带肉质,细而圆。每一花梗开花 1 朵,偶有开两朵的,花浅黄绿色。花期 3 月上旬左右。花有香味。
2 、 春箭,产于四川西部山区。叶 4-5 枚,鞘状叶 2 枚,每一花梗开花 2-3 朵,花型比春兰大,色彩丰富,有白绿,粉红、紫红等。花期在 3 月中旬左右。花有清香。
3 、 报岁兰,又称墨兰,产于台湾、福建、广东等地。每一花梗开花 8-20 朵不等,呈绞状花序。花期 3 月中旬左右。花香较淡。
二、夏季开花类
1 、 夏兰,又称蕙兰,俗名九节兰,产于江浙等地。叶 5-13 枚,叶缘有明显锯齿,叶质坚韧并有厚薄之分,带光泽。每一花梗开花 6-13 朵不等,呈绞状花序。花期 5 月中、下旬,花开 10 天左右。花清香味浓。
2 、 小花夏兰。叶和花苞似春兰。叶较狭窄,又短小。在夏兰中较少见,花期与夏兰同。
3 、 台兰,产于湖南、江西等地。叶型短阔,叶色暗绿,稍带光泽。花呈紫红色,花形整齐,呈绞状花序。花无香味。
三、秋天开花类
秋兰,通称建兰,产于福建、广东、台湾、浙江等地。花期大多有两次:第一次在 7 月下旬到 8 月上旬左右,花较多,每一花梗开约 8-9 朵,花香味浓烈。第二次于 10 月上旬,花少,每一花梗仅开花 2-3 朵。开花呈绞状花序。花香味清淡。
四、冬季开花类
寒兰,产于湖南、江西等地。叶 4-7 枚,每一花梗开花 5-12 朵不等,呈绞状花序。花色有黄绿、绿带粉红或紫红。花期 11 月中旬至 12 月中旬。花富有香味。
兰花象征着什么品质
兰花的花语和象征及代表意义是:淡泊,高雅 兰花的品种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万多个兰花的品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有蝴蝶兰、兰花、蕙兰等.其实,它们各自有各自的花语,但是,兰花总的花语就是淡泊,高雅. 兰花的花语:淡泊、高雅,美好、高洁、贤德
兰花为什么是君子的象征
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