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菊温州,芙蓉菊吧

芙蓉菊药用价值

芙蓉菊药用价值

芙蓉菊:也叫香菊、玉芙蓉、千年艾、蕲艾,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比如在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咳化痰等方面效果非常好.性味:本品辛、苦、微温.功效: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咳化痰的功用.主治:胃痛、感冒、风湿关节痛、麻疹、百日咳、支气管炎、淋浊、腹泻、白带、乳腺炎、痈疽疔毒、蜂螫伤等症.

芙蓉菊哪儿有卖的

芙蓉菊哪儿有卖的

在国内,芙蓉菊应用较少,在浙江省内,2008年前仅仅看到杭州花圃有一定数量的种植以及舟山小区少量的园林应用,目前还处于未推广的阶段,仅有少量种苗供应市场.

这是什么花?在温州地区冬天开的…

这是什么花?在温州地区冬天开的...

腊梅花

芙蓉菊除了根叶可药用,根部上的部份可药用吗,有什么功能?

楼主你好,这是菊科多年生常绿小灌木,学名叫芙蓉菊,也叫海芙蓉,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也是一种药用植物.

芙蓉菊怎么施肥,芙蓉菊的施肥方法

施肥:芙蓉菊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生长期每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或其他腐熟的有机液肥.9月追施2次以怜钾为主的肥料,以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10月后停止施肥.

芙蓉菊叶有药用价值

药名】芙蓉花

【别名】拒霜花、片掌花、四面花、转观花、醉酒芙蓉、文官花、九头花、七星花、富常花、霜降花、山芙蓉、胡索花、旱芙蓉、三变花。

【汉语拼音】fu rong hu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mutabilis L.

【归经】肺;心;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排脓

【考证】本品始载于《本草图经》,原名”地芙蓉”。李时珍曰:”木芙蓉处处有之,插条即生,小木也。其干丛生如荆,高者丈许。其叶大如桐,有五尖及七尖者,冬调夏茂。秋半始着花,花类牡丹、芍药,有红者、白者、黄者、千叶者,最耐寒而不落,不结实。”《植物名实图考》载:”木芙蓉即拒霜花。”根据此记述的形态特征,并对照其附图,其原植物与今锦葵科木芙蓉一致。

【科属分类】锦葵科

【主治】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崩漏;白带;腹泻;腹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跌打损伤

【采收和储藏】8-10月采摘初开放的花朵,晒干或烘干。

【资源分布】原产于我国湖南,现华东、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陕西、台湾等地有栽培。

【植物形态】木芙蓉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小枝、叶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状毛与直毛相混的细绵毛。叶互生;叶柄长5-20cm;托叶披针形,长6-8mm,常早落;叶宽卵形至卵圆形或心形,直径10-15cm,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具钝圆锯齿,上面疏被星状细毛和点,下面密披星状细绒毛;主脉7-11条。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长约5-8mm,近端具节;小苞片8,线形,长10-16mm,宽约2mm,密被星状绵毛,基部合生;萼钟形;长2.5-3cm,裂片5,卵形,渐尖头;花初开时白色或淡红色,后变深红色,直径约8cm,花瓣近圆形,直径4-5cm,外面被毛,基部具髯毛;雄蕊柱长2.5-3cm,无毛;花柱5,疏被毛。蒴果扁球形,直径约2.5cm,被淡黄色刚毛和绵毛,果爿5。种子肾形,背面被长柔毛。花期8-10月。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凉血止血药;消肿排脓药

【性味】辛;微苦;凉

【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

中文学名:芙蓉菊(广州植物志)香菊,玉芙蓉,千年艾,蕲艾。

拉丁学名: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 ) Makino

半灌木,高10-40厘米,上部多分枝,密被灰色短柔毛。瘦果矩圆形,长约1.5毫米,基部收狭,具5(-7)棱,被腺点;冠状冠毛长约0.5毫米,撕裂状。花果期全年。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爱充足阳光、不耐阴,不宜长期摆放室内。

产于我国中南及东南部(广东、台湾),中南地区时有栽培。中南半岛、菲律宾、日本也有栽培。土质以有机质丰富的疏松壤土为佳。生长期间每月追施含营养元素全面的肥料1次。生育期适宜温度为20~32摄氏度。本种植物具有耐热、耐旱、耐大风、耐碱的特性,不耐水渍。由于它不耐寒冷,华东地区及北方各省只能盆栽,温室越冬。

中药属性

别名:芙蓉菊(通称)、老人花(潮汕)、芙蓉菊、玉芙蓉(汕头)、芙蓉菊、玉芙蓉、细叶芙蓉、火芙蓉、千年艾(南澳)、玉芙蓉(福州)、白芙蓉(泉州)、白艾(漳州、长泰)、芙蓉花(同安)、玉芙蓉、细叶芙蓉、芙蓉菊(广西梧州)。

性状:本品为菊科芙蓉属千年艾。本草生于山坡、路边、海滩石隙、常有栽培。全年可采收。分布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

性味:本品辛、苦、微温。

功效: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咳化痰的功用。

主治:胃痛、感冒、风湿关节痛、麻疹、百日咳、支气管炎、淋浊、腹泻、白带、乳腺炎、痈疽疔毒、蜂螫伤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