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和大叶骨碎补的区别(骨碎补和大叶骨碎补的区别是什么)

骨碎补的鉴别方法是什么?

骨碎补的鉴别方法是什么?

骨碎补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唐?《本草拾遗》。具有补肾、续筋骨、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肾虚腰痛、跌打损伤、耳鸣、牙齿松动等病症。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ze.)J.sm.或中华槲蕨Drynaria baronii(Christ) Diels的根茎。槲蕨和中华槲蕨属附生草本,高20~40cm。根状茎肉质粗壮,长而横走,密被棕黄色、线状凿形鳞片。叶二型,营养叶厚革质,红棕色或灰褐色,卵形,无柄,长5~6.5cm(长4~5.5cm),边缘羽状浅裂,酷似槲树叶;孢子叶绿色,具短柄,柄有翅,叶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羽状深裂,羽片6~15对,广披针形或长圆形,先端急尖或钝,边缘常有不规则的浅波状齿,基部2~3对羽片缩成耳状,两面均无毛,叶脉显著,细脉连成4~5行长方形网眼。孢子囊群圆形,黄褐色,在中脉两侧各排列成2~4行,每个长方形的叶脉网眼中着生1枚,无囊群盖。附生于树上、山林石壁上或崖石傍。

【产地与分布】

1.槲蕨:主产浙江、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2.中华槲蕨:主产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区。

【鉴别要点】

鉴别骨碎补主流品槲蕨和中华槲蕨是:槲蕨呈扁平长条形,略弯扭,密被黄棕色柔软鳞毛,并可见圆疤状叶痕,质较脆,断面有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中华槲蕨则根茎直而细长,鳞片多脱落,呈淡棕色,质较坚,断面黄色。

【名典鉴别】

①唐?《本草拾遗》:“骨碎补,本名猴姜,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②宋?马志曰:“骨碎补生江南。根寄树石上,有毛。叶如庵闾。”③《大明本草》曰:“是树上寄生草,根似姜而细长。”④苏颂日:“今淮、浙、陕西、夔、路、州郡皆有之。生木或石上。多在背阴处,引根成条,上有黄赤毛及短叶附之,又抽大叶成枝。叶面青绿色,有青黄点;背青白色,有赤紫点。春生叶,至冬干黄。无花实。采根人药。”⑤明?《本草蒙筌》:“骨碎补味苦,气温。阴湿山谷,生长最多。根着树石上有毛,叶互两小叶相对,不结花实,至冬干黄。入药采根,刮去毛用。补骨节伤碎,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本名曰胡孙姜,唐明皇以其主折伤甚验,故易名骨碎补也。”⑥李时珍曰:“其根扁长,略似姜形。其叶有桠缺,颇似贯众叶。”⑦清?《本草从新》:“骨碎补,一名猴姜。根似姜而扁长。”

【快速鉴别】

1.槲蕨:又名毛姜、猴姜、申姜。根茎呈扁平长条状略弯曲或扭曲,有分枝。长4~20cm,宽l~2cm,厚2~5mm。表面浅棕色或棕褐色,密被细小鳞片,柔软如毛,黄棕色;两侧及上面具突起的圆疤状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下面残留须根痕。质轻脆,易折断,断面可见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状。气微弱,味微涩。

2.中华槲蕨:又名华槲蕨。根茎较直而细长,少分枝。长5~17cm,宽 0.6~lcm。表面小鳞片黄棕色,易脱落,脱落后呈黄色至淡棕色。质较硬,断面黄色。

中药碎骨补和骨碎补是同一种药吗,什么作用?

中药碎骨补和骨碎补是同一种药吗,什么作用?

2010版药典收载的中药饮片里只有骨碎补(别名:胡狲姜、申姜、猴姜、毛姜、石岩姜),没有碎骨补这个药. 骨碎补的功效: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补碎骨是什么

补碎骨是什么

是骨碎补吧… 骨碎补 别名: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飞天鼠、牛飞龙、飞来风、飞蛾草. 真蕨目、骨碎补科蕨类植物,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性味苦,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本草新编》:骨碎补,味苦,气温,无毒.入骨,用之以补接伤碎最神.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同补血药用之尤良,其功用真有不可思议之妙;同补肾药用之,可以固齿;同失血药用之,可以填窍,不止祛风接骨独有奇功也.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骨碎补是什么?

骨碎补

【简介】

Rhizoma Drynariae

(英) Fortune’s Drynaria Rhizome

【英文名】 RHIZOMA DRYNARIAE

【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

【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制法】

骨碎补: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烫骨碎补:取净骨碎补或片,照烫法(附录Ⅱ D)用砂烫至鼓起,撞去毛。

【性状】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 ~15cm,宽1 ~1.5cm ,厚0.2~0.5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无臭,味淡,微涩。

【鉴别】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柚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酸-水(1:12:2.5::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醋酸-水(35:4:65)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 。理论板数按柚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110℃ 干燥至恒重的柚皮苷对照品20mg,置 100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 中含柚皮苷60μg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0.25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 H第一法)〕,精密称定,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3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分数次洗涤容器,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柚皮苷(C27H32O14)不得少于 0.50%。

【性味归经】苦,温。归肾、肝经。

【功能主治】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用法用量】 3~9g;鲜品6~15g。外用鲜品适量。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采制] 全年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

[性状] 根茎扁平条状,常弯曲,有分枝,长5-15cm,宽1-1.5cm,厚O.2-O.5cm。表面密被棕色披针形小鳞片,边缘有睫毛,经火燎者鳞片焦灼并有脱落,呈棕褐色,两侧及上面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体轻,质脆,折断面红棕色,有17-25个维管束排列成环。味淡,微涩。

[化学成份] 含橙皮甙(hesperidin)、柑橘素(naringenin)等。

[性味] 性温,味苦。

[功能主治] 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

[附注] 同属植物中华槲蕨D.baronii(Christ)Diels的干燥根茎同作骨碎补入药。

中药骨碎补什干什么用的?怎服用?有副作用么应该注意什么

活血续筋,补肾强骨.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煎服10~15g,.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阴虚内热和无瘀滞者慎用

中药材骨碎补和补骨纸有什么区别?

骨碎补为根茎,补骨脂为植物种子,都有补肾作用,但骨碎补还可用于风湿筋骨疼痛的治疗.

有叫骨碎什么的中药吗?

除了骨碎补以外,还有骨碎布,骨碎草,骨碎补毛.骨碎布是骨碎补的别名,功效:补血,活血,止血.主治:肾虚久泻,风湿痹疼,跌打损伤.你说的应该是骨碎补!骨碎补毛是骨碎补根皮上的鳞状茸毛,主治外伤出血和火伤!骨碎草又叫接骨草,祛瘀生新,消肿止疼,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疼!

中药骨碎补作用

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活血续伤 补肾强骨 治骨伤碎 治肾、虚、耳鸣、耳聋、牙痛,阴虚火旺、血虚风燥者慎用;阴虚内热者禁服….

骨碎补与首碎补是同一种中药吗?

骨碎补是正确的,骨碎补又叫肉碎补、石碎补不是首碎补,没有这个中药建议:骨碎补又叫肉碎补、石碎补,正确的是骨碎补用于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骨碎补对骨质疏松有否功效

骨碎补有补肾,活血,止血的作用,对骨质疏松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