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曲四首的注释译文
译文:
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我家住在横塘一带。停船我来打听一下,或许我们还是同乡。我家就临靠着九江,来去都在九江边上。我们同是长干的人,可我们从小不相识。
原文:
唐崔颢《长干曲四首》: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注释
1.长干曲:一作“江南曲”,一作“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
2.何处住:一作“定何处”。
3.横塘:在今南京市西南,即莫愁湖。
4.借问:请问,向人询问。
5.或恐:也许。一作“或可”。
6.九江:原指长江浔阳一段,此泛指长江。
7.下渚:一作“北渚”。
8.逆潮归:一作“送潮归”。
扩展资料
《长干曲四首》这组诗以男女对话的形式,描写了采莲女子与青年男子相恋的过程:两人偶然水上相逢,初不相识,女子却找出话头和对方攀谈,终于并船而归。
“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崔颢这两首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是艳丽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女主角的抒怀只到“或恐是同乡”为止,男主角的表情也只以“自小不相识”为限。这样的蕴藉无邪,是抒情诗中的上乘。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长干曲四首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的全文
长干行
崔颢
(1)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2)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3)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4)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长干】在金陵
【横塘】在今南京西南麒麟门外,与长干相近。
【九江】泛指江水,而非浔阳九江。
【借问】船家女真直率也,才问罢郎家何处,不及回答,旋而自言横塘人。
附
诗人:崔颢
生卒年:(?~754)
国家:中国
相关介绍:
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开元后期曾出使河东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年少时,诗风轻浮。从军边塞后,诗风大变,风骨凛然,感情昂扬。如《古游侠呈军中诸将》、《雁门胡人歌》等。他的《长干曲》五绝四首,设为问答,情趣盎然,富有民歌风味。最有名的是七律《黄鹤楼》,传说曾使李白大为佩服。有《崔颢诗集》1卷,存诗40多首。
《长干行》的全文
妾发初覆额⑵,折花门前剧⑶. 郎骑竹马来⑷,绕床弄青梅⑸.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⑹.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⑺.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⑻,愿同尘与灰⑼. 常存抱柱信⑽,岂上望夫台⑾.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⑿.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⒀. 门前迟行迹⒁,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⒂,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⒃,坐愁红颜老⒄. 早晚下三巴⒅,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⒆,直至长风沙⒇.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的全文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崔颢《长干行》诗二首的赏析
《长干行》,一作《长干曲》,六朝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乐府余声》云:“都邑三十四曲中有《长干行》。”原为长江下游一带流行的民歌,内容多抒唱青年男女的生活和爱情。如唐代诗人崔颢、崔国辅等都写过《长干曲》。长干,即长干里,古金陵(今南京)里巷名。江东称山冈之间空地为干。《舆地纪胜》:“长干是秣陵县东里巷名,江东谓山陇之间曰干,金陵五里有山冈,期间平地民庶杂居,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并是地名。”行: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乐府古辞《长干曲》只五言四句,写的是一名少女驾舟采菱遇潮的情况,崔颢的《长干曲》、崔国辅的《小长干曲》也只五言四句,也是长江中下游青年男女的生活写照,内容单薄。 李白的这首《长干行》,扩展为三十句,篇幅加长,内容丰富。诗人通过一个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的自述,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之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真挚的少妇形象,表现了诗人的独创精神。
全诗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并运用年龄记叙和四季相思的民歌手法,巧妙地把女主人公的生活场景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诗的开头六句是写少妇回忆与丈夫孩提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他们之间有着亲密无间的友谊,为读者塑出了一幅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形象。“十四为君妇”四句,细腻地刻划出初婚时的羞涩,展现了新婚夫妇的甜蜜醉人。虽然她们过去是“青梅竹马”,终日相聚的小伙伴,但真正结成夫妇之后,由于环境的不同,这就难免使她害羞而难以为情。这里诗人通过真实细致的勾画,一个羞涩天真的少妇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十五始展眉”四句,写的是婚后的热恋和恩爱,山盟海誓,如胶似漆。诗人仔细挑选了两个典故,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的小夫妻的幸福心态。 “十六君远行”四句,写的是遥思丈夫远行经商,并为之担心受怕,缠绵悱恻,深沉无限。少妇万万没想到,幸福的日子只过了一年,十六岁的时候,丈夫就为生计所迫,远离家乡,沿江直上,去了天下最危险的 “瞿塘滟滪堆”。就在去年,她还庆幸自己“岂上望夫台”,但是没想到,现在她也加入了这一不幸的行列。诗歌接下来的节奏明显加快了,从五月说到八月,显示了女主人公在家里度日如年的不安心情。“门前迟行迹”八句,通过节序变换和不同景物的描写,展示了少妇对丈夫的深情思念,以及在相思中为青春消逝而忧伤的感情活动,触景生情,凄婉动人。最后四句,写寄语亲人,望其早归。 “相迎不道远”,把思念之情更推进一步。全诗风格缠绵悱恻,婉转深沉;人物形象鲜明可感,声情摇曳,柔和流丽;诗的情调爽朗明快,真挚动人;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是一篇艺术上很成功的佳作。这首诗,在描述女子情感脉络上是非常细密柔婉的,有如山涧幽林中的清泉涓涓流淌而又回环曲折,给读者留下不尽的情韵。
全篇通过人物的独白,以景物为衬托,描述了幼小相处、结婚、远别等几个生活阶段,把叙事、写景、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有些诗句后来演化成为民间常用的成语,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等。《唐宋诗醇》云:“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间流出,萦迂回折,一往情深。尝爰司空图所云’道不自器,与之圆方,为深得委曲之妙,此篇庶几近之。”
妾发初覆额(1), 折花门前剧(2)。
郎骑竹马来(3), 绕床弄青梅(4)。
同居长干里(5), 两小无嫌猜(6)。
十四为君妇(7), 羞颜未尝开(8)。
低头向暗壁, 千唤不一回(9)。
十五始展眉(10), 愿同尘与灰(11)。
常存抱柱信(12), 岂上望夫台(13)。
十六君远行, 瞿塘滟滪堆(14)。
五月不可触(15), 猿声天上哀(16)。
门前迟行迹(17), 一一生绿苔(18)。
苔深不能扫, 落叶秋风早(19)。
八月蝴蝶黄(20), 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21), 坐愁红颜老(22)。
早晚下三巴(23) 预将书报家(24)。
相迎不道远(25), 直至长风沙(26)。
——————————————
【注释】
(1)妾:谦词,古代妇女自称。初覆额:指幼小时头发刚刚盖住前额。覆:遮盖。
(2)剧:玩耍,游戏。
(3)郎:对青年丈夫的称呼。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为游戏。
(4)床:指庭院中的井床,即打水井的辘轳架围栏。一说“床”指坐具。弄青梅:投掷青梅作游戏。弄:戏弄,玩着。
(5)同居:同住。长干里: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靠近长江。
(6)无嫌猜:没有嫌疑猜忌之心。嫌猜:猜疑和顾忌。
(7)妇:妻子。
(8)羞颜:脸上含羞。未尝开:没有开颜笑过。
(9)不一回:不一回头。
(10)始展眉:意谓情感在眉宇间显露出来。展眉:舒展眉头,表示喜悦开颜。
(11)此句意谓愿和丈夫同生共死,象灰与尘一样永远结合在一起,不分离。
(12)常存:始终怀着。抱柱信:《庄子·盗跖》载:尾生与一女子约定在桥下相会,尾生先到,女子未来,忽然河水猛涨。尾生坚守信约,仍抱着桥柱继续等候,结果被水淹死。后世遂用这个典故作为守信的范例。
(13)望夫台:即望夫山。关于望夫山、望夫石的传说很多,内容也不一,但都是说丈夫在外长久不归,妻子便天天在高处眺望,久而久之便化成一块石头。后来用以比喻女方忠贞的爱情。《苏栾城集》云:“望夫台,在忠州南数十里。”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状如人立,俗传云,古者有贞妇,其夫从役远征,饯送此山,立望夫而死,化为石,因以名山。”刘澄之《鄱阳记》云:“鄱阳西有望夫冈。”这两句说,我始终怀着忠于爱情的信誓,哪里会想到分离而上望夫台呢?
(14)瞿塘:即瞿塘峡,亦名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滟滪(yàn yú )堆:亦名淫预石,是瞿塘峡口一块巨大的礁石,冬季水枯时露出水面,夏季水涨时淹没水中,所以行船一不小心就会触礁沉没。此句表示女子为意中人远行而担心。
(15)五月:指阴历五月,江水暴涨,滟滪堆淹没水中,只露出一点儿,所以行船一不小心就会触礁沉没。触:碰撞。晋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 ,瞿塘不可触”之句。
(16)这句意谓瞿塘峡两岸,崇山峻岭,山上多猿猴,啼声凄厉,船行峡中,猿啸声如对天鸣哀。
(17)迟:等待。一作“旧”。行迹:指丈夫出门时留下的足迹。
(18)此句指丈夫出门时留下的足迹,处处都长出青苔,但不见人回家。
(19)这两句说,青苔长得深厚扫不掉,而早来的秋风吹落树叶,又把青苔盖住了。
(20)蝴蝶黄:据说春天是彩色的蝴蝶多,秋天是黄色的蝴蝶多。白居易诗有“秋蝶黄茸茸” 之句,杨升庵谓:“蝴蝶或黑或白,或五色皆具,唯黄色一种,至秋乃多,盖感金气也。”“黄”,一作“来”,以文义论之,作“来”为长。
(21) 感此:有感于此,指蝴蝶双飞。
(22)坐愁:因为忧愁。坐:因。红颜:少妇红润的容颜。这两句说,看到双飞的蝴蝶,使我伤心,因愁使自己的容颜为之衰老。
(23)早晚;何时。三巴:即巴郡(今重庆市)、巴东(古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一带)、巴西(今四川省阆中县)。下三巴:指从四川顺流而下,返回家园。
(24)预:预先,事先。书:信。
(25)不道远:不说远。道:说。即不嫌远的意思。
(26)长风沙:又名石牌湾,在今安徽省安庆市东长江边,距离金陵长干里约七百余里,水
势湍险。陆游《入蜀记》:“自金陵至长风沙七百里。” 这两句说,只要接到你自三巴返回的信,我一定不顾路远,直到长风沙迎拦你。
长干行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标题 长干行 作者 崔颢 年代 唐 内容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注释 【注解】:1、长干行:乐府曲名。2、横塘:现江苏江宁县。【韵译】:请问阿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评析】:这两首可以看做是男女相悦的问答诗,恰如民歌中的对唱。第一首是天真无邪的少女起问;第二首是厚实纯朴的男子唱答。诗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刻划了一对经历相仿,萍水相逢的男女的相识恨晚之情。清脆洗练,玲珑剔透,天真无邪,富有魅力。–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有没有人知道崔颢的"长干行"中的"同是长干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唐.崔颢长干曲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唐.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长干行全文
长干行 作者: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干曲 崔颢字词意思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唐。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茫茫大江之上,一位船家姑娘,自停其船,自报乡里,主动地去和偶尔相逢的邻船的小伙子攀话,打听对方的籍贯乡里。是长期飘泊不定的水上生活使人感到寂寞难耐,想找个人说说话?是敬重他行船的本领,从心底里产生了由衷的爱慕之情?抑或仅仅是情窦初开,小鹿撞撞,故意找个话头来与对方结识?诗中并没有说,都留给读者去想。而一位少女难以按捺的怀春之心则又写得跃然纸上。
她一张口就问一位素昧平生的男子“君家何处住?”还未等到对方回答,又迫不及待地自报籍贯。情思的热切,待人的坦诚,活脱脱地表现出了姑娘的豪爽与纯真。然而,豪爽中又有羞涩与端庄。所以,就在“停船暂借问”的那一瞬间,这位聪慧的姑娘又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冒失与莽撞,可能会导致被人误解的难堪。于是,顿生剖白之心,赶紧改口说:“或恐是同乡”。而这一改口,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害羞和窘态,结果却更加流露出了自己有爱慕和求偶的心情。在质朴平淡的描述中,将人物极为细微的心理变化写得非常生动,写得情趣盎然,真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纯朴之极,自然之极。
有趣的是,邻船的小伙也敏感地从姑娘欲盖弥彰的表白中,听懂了“或恐是同乡”这一平淡话语所蕴含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于是,便有了第二首的回答:“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第一句是回答“君家何处住”的提问,这儿的“九江”,是泛指长江下游即长干一带的九条支流。“来去九江侧”,诚实的小伙如实地告诉对方,自己是一个长年风行水宿,为生活奔波的人。言外之意是你会爱我这样一个人吗?这中间,有坦诚,有无奈,有期待,有试探。但强烈的爱慕之意,很快又冲淡了对婚姻可能无望的担忧,小伙终于掏出了自己火热的心,奉献给面前这位向自己表露心曲的姑娘:“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既是同乡,又同是船家儿女,相同的命运也许可以把我们结合在一起。这层意思,话中没有明说,却很委婉地暗示给了对方。
最后一句,笔力翻腾,却又一往情深,将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情愫直言而出,平民百姓之间那种纯朴而真挚的爱情表白,读来真令人赞叹不已。正如沈熙乾先生所说:“女主角的抒怀只到‘或恐是同乡’为止,男主角的表情也只以‘生小不相识’为限。这样的蕴藉无邪,是抒情诗中的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