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国槐和金叶刺槐怎么区别?
金叶国槐是国槐的变异品种,具有独特的黄色丰满树冠和树身高大的乔木特点,是我国目前少有的优良黄叶乔木,是园林绿化中“红、黄、绿”三个主色调中黄叶乔木的代表品种。春季萌发的新叶及后期长出的新叶,在生长期的前4个月,均为金黄,在生长后期及树冠下部见光少的老叶,呈现淡绿色,所以其树冠在8月前为全黄,在8月后上半部为金黄色,下半部为淡绿色。金叶国槐叶片的黄色为娇艳喜人的金黄色,远看似金花盛开,十分醒目。金叶国槐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寒冷,高抗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适生区域广泛,普通国槐能生长的地方,金叶国槐均能生长。
金叶刺槐为阔叶落叶乔木,高达25米。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叶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季叶为金黄色,至夏季变为黄绿色,秋季变为橙黄色,叶色变化丰富,极为美丽。初夏开花,花白色,气味芳香,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该品种喜光,耐干旱瘠薄,对土壤适应性强,萌蘖力强,生长速度快。金叶刺槐作为大型乔木类彩色观叶植物,既可用作庭院栽培、行道树,又是用于点缀草坪的优良树种。金叶刺槐将成为增添城乡绿化色彩的首选品种之一,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潜力,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相当显著。
槐树种类
一般我们常说的槐树有国槐、刺槐、龙爪槐、紫花槐等。
其中国槐与刺槐的基本区别是:
1.刺槐有托叶刺,国槐没有。
2.刺槐5月开花,国槐7-8月开花。
一、国槐:
槐树为蝶形花科槐属,槐树也直称国槐,落叶乔木,树冠军圆形。小枝绿色,皮孔明显,冬芽芽鳞不显。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7枚,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钱缘。顶生圆锥花序,花蝶形,浅黄绿色。荚果于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熟时不开裂,肉质,悬挂树梢,经久不落。花期6-8月,果期10月。
二、刺槐:
刺槐又称洋槐、白刺槐、德国槐。为蝶形花科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褐色,有纵裂纹。枝条具托叶刺,羽状复叶有小叶7—25,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2—5.5厘米,宽1—2厘米,顶端圆或微凹,有小尖头,基部圆形。花白色,花萼筒上有红色斑纹。花果期5月。果10-11月成熟。
三、龙爪槐:
龙爪槐的一般特征同国槐,只不过枝条和叶片下垂而已。
四、红花槐:
紫花槐与刺槐的一般特征相同,只是花色呈红色而已。
五、金叶刺槐:
为蝶形花科刺槐属,阔叶落叶乔木,高过25米,干皮深纵裂,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9枚,椭圆形,长2-5厘米,全缘,先端微凹并有小刺尖,春季叶为金黄色,到夏季变为黄绿色,秋季变为橙黄色,叶色变化丰富,初夏开花,花白色,芳香,呈下垂总状花序。
六、毛刺槐:
为蝶形花科刺槐属,落叶乔木,高达2-4米,枝及花梗密被红色刺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5枚,近圆或长圆形,长2-5厘米,总状花序,具花3-7朵,花冠玫瑰红或淡紫色,果长5-8厘米,很少发育,花期在7月,果熟9-10月。
七、香花槐:
为蝶形科香槐属,落叶乔木,树高达16米,树皮呈褐至灰褐色,光滑,叶互生,7-11片小叶组成羽状复叶,叶椭圆状,卵形至长圆形,长4-12厘米,先端尖,基部稍歪斜,花序腋生,花红色,芳香,花期 5、7月,5月花期为20天,7-8月花期为40天左右,南方春、夏、秋三季连续开花。花冠为蝶形,粉红或紫红色,有小量小刺,果期为10月。
八、五叶槐:
又名蝴蝶槐,为蝶形花科槐属,国槐的变种,小叶3-5枚簇生,顶生小叶常3裂,侧生小叶下部常有大裂片,叶背有毛。
九、金枝国槐:
又名金枝槐,为蝶形花科槐属,落叶乔木,树冠圆球形或倒卵形,高可达25米,枝条金黄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全缘,花序为顶生圆锥花序,花黄白色,花期6-9月。
(),()这两种的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这两种的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没有真正的根,藻类的是根装物,苔藓的则是假根,都是其固定作用。藻类、苔藓、蕨类都生活在湿润,阴暗的地方,但是,藻类大部分都生活在水中,只有少量的生活在潮湿的土壤和岩石表面。藻类和另外两种一样,都有多细胞的种类,也有单细胞的,这是不同点!(苔藓和蕨类植物都是多细胞)
不同点:藻类光合作用是在叶状体中进行的,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是再叶子中进行的。而且,苔藓植物的叶子还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苔藓植物因为其对有毒气体很敏感,所以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而藻类则成为水域是否污染的指示植物。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另两种植物所没有的。而且,蕨类植物是靠孢子来繁殖。
补充:自己不会归类啊??
槐树的品种介绍及种植养护方法
槐树一般是比较常用于园林造景、装饰庭院、绿化行道的树种,下面就来一起认识一下它的家族成员们吧。 槐树的常见种类 国槐:槐树为蝶形花科槐属,槐树也直称国槐,落叶乔木,树冠军圆形。小枝绿色,皮孔分明,冬芽芽鳞不显。荚果于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熟时不开裂,肉质,悬挂树梢,经久不落。花期6-8月,果期10月。 刺槐:刺槐又称洋槐、白刺槐、德国槐。为蝶形花科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褐色,有纵裂纹。花白色,花萼筒上有白色斑纹。花果期5月。果10-11月成熟。 龙爪槐:龙爪槐的普通特征同国槐,只只是枝条和叶片下垂而已。 红花槐:紫花槐与刺槐的普通特征相反,不过花样呈白色而已。 金叶刺槐:为蝶形花科刺槐属,阔叶落叶乔木,高过25米,干皮深纵裂,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9枚,椭圆形,长2-5厘米,全缘,先端微凹并有小刺尖,春季叶为金黄色,到冬季变为黄绿色,春季变为橙黄色,叶色变化丰厚,初夏开花,花白色,芬芳,呈下垂总状花序。 槐树整形修剪方法 1.槐树用来做庭荫树或在无架空天线的街道上做行道树栽植时,通常采用多领导干形,整形带2.5米左右。幼树定植后,加强各种养护管理工作,促进萌蘖健壮,在此基础上培养骨干枝。夏季修剪时,在整形带范围内,选留生长健壮、方位角度较好的4~6个枝条留用,其余枝除去或仅打掉嫩尖。冬季修剪时,选主枝3~4个,视生长情况留80~100厘米短截,如果生长量不够,可以不剪或轻度剪除顶梢。 2.槐树用来作行道树时,如果树冠上方有电线,妨碍树木向高空发展,则采用开心形的整形方式。在电线下面的行道树分枝点不宜太高,一般在2~2.5米即可,最高不要超过3米。在其上选择3~5个健壮、分布均衡、斜向上生长的枝条作主枝,其余枝条全部疏除。行道树的主枝先端最好齐整,枝下高一致,因此所留的主枝最后还要短截,这样显得整齐、美观。在幼树期树冠为圆头形或扁圆形。 槐树溃疡病的防治 症状:该病表现两种症状,是由两种病原菌引起的。由镰刀菌引起的症状,病情发展迅速,春季3~4月间开始发病;多发生在大苗或大树的枝条上;初起时病皮表现水渍状,渐发展为梭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稍凹陷,呈湿腐状,5月间病斑上出现桔红色分生孢子堆,此时患病幼树或大苗已近枯死。另一种由小穴壳菌病原引起的槐树溃疡病,发病时间较晚,病情发展缓慢;病害初起时多从皮孔开始;病斑圆形、黄褐色、小渍状,后期病部失水凹陷并开裂,其上产生黑色子实体,为病原分生孢子器。 发生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病菌可以从各种伤口侵入,在伤口附近形成病斑。当温湿度适宜时,病情可迅速扩展蔓延。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周时,上部即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苗木、幼树的抚育管理,提高苗木的抗逆性;及时剪除、清除病株、枝,刮除病斑,伤口涂抹含有石灰硫磺合剂的白涂剂,防治时间宜于发病初期。 槐树的相关知识就介绍到这里了,在看过上面的介绍以后,相信大家也能比较清楚的分辨出不同品种的槐树了,槐树的观赏价值很高,所以大家如果在选择庭院树种的时候,可以优先从槐树家族中进行挑选哦。
树叶的资料
枫树叶
枫叶为掌状5浅裂,长13厘米,宽略大于长,3枚最大的裂片具少数突出的齿,基部为心形,上面为中绿至暗绿色,下面脉腋上有毛,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红色。树皮灰褐色,光滑随树龄增长而出现沟纹和鳞片。花黄绿色,小,无花瓣,下有垂于细长柄上,春季随幼叶开放,呈开放型花序。果实具平行的翅,长2.5厘米。高度30米,宽柱形,落叶。
银杏树叶
银杏树叶的颜色是浅绿色的,它和山白蜡树叶可不一样,它是由叶片和叶柄组成的,它的叶片的顶端还有一条大波浪,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把扇子一样。银杏树叶每到春天就会长出嫩芽。夏天,叶子就会长出小扇子的模样。到了秋天,叶子便和山白蜡树叶一样,渐渐地凋落下来,微风一吹,就像一只只可爱的蝴蝶一样,在互相追逐、嬉戏着,这种场面真叫人陶醉。到了冬天,落在地上的叶子便会被尘土淹没了。
甜栗子树叶
冬青叶
冬青叶多锯齿或刺,冬青叶小
山白蜡树叶
山白蜡树叶的颜色是深绿色的,它的叶子中间还有一条叶脉,叶子的边缘还带有许许多多看不清楚的小锯齿,如果把叶子竖起来,就像是一个不倒翁一样。山白蜡树叶每到春天就会开放,夏天便会被火辣辣的太阳晒蔫了,秋天树叶便会渐渐枯黄了,从树上落下来,到了冬天树上就光秃秃的了,就像是原来有头发的老人,最后头发全都掉光了一样
叶的组成
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叶片——大都宽阔而扁平,适于接受阳光的照射。
叶柄——支持这叶片,并把叶片和茎连接起来。
托叶——保护幼叶。(有些植物没有托叶,有些植物的托叶很早就脱落了。)
叶脉
布满在叶片上的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做叶脉。叶脉分两种:
网状脉——叶脉相互交错,形成网状。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叶具有网状脉。
平行脉——叶脉互不交错,大体上平行分布。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叶具有平行脉。
树叶的种类
根据叶柄上长有叶片的数目,叶可分为两种:
单叶——每个叶柄上只长有一个叶片,如右图
复叶——每个叶柄上长有许多的小叶,如右图
树叶的形态
椭圆形: 形如椭圆,中部最宽,尖端和基部都是圆形,如樟树、橡皮树、木犀、茶树、黑枣树、樱草的叶。
心形: 形如心脏,基部宽圆而微凹,先端渐尖,如甘薯、牵牛、紫荆、麻的叶。如果是心形倒转,叫做倒心形,如酢浆草的小叶。
掌形:叶片三裂或五裂,形成深缺刻,全形如手掌,如棉花、蓖麻、葡萄、槭树、梧桐的叶。
扇形:形如展开的折扇,顶端宽而圆,向基部渐狭,如银杏的叶。
菱形:叶片成等边的叙方形,如菱、乌桕的叶。
披针形:也叫枪锋形,叶基较宽,先端尖细,长度约为宽度的3-4 倍,如桃、 柳、竹的叶,如果是披针形倒转,叫做倒披针形,如小蘖的叶。
卵形:形如鸡卵,下部圆阔,上部稍狭,如桑、向日葵、的叶。如果是卵形倒转,叫做倒卵形,如玉兰、花生的小叶。
圆形:形如圆盘,长宽接近相等,如,旱金莲的叶
针形:叶片细长如针,如油松,马尾松,白皮松的叶。
鳞形:形如鳞片,如侧柏的叶。
匙形:形如汤匙,先端圆形,向基部渐狭,如白菜、车前叶。
三角形:基部宽平,三个边接近相等,如荞麦的叶。
树叶的作用
树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为人类释放氧气,提供食物,挡风遮阳。
树叶变红:是因花青素增多,酸性的叶子就会变红。有“枫叶、乌桕叶、柿叶”等。
树叶变黄:是因叶绿素被破坏,只剩叶黄素。常见的有“桂树叶、银杏叶、白杨叶、梧桐叶”等。
叶
是 维管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从广义上讲,凡适应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都可以叫做叶。如低等植物中的某些藻类,植物体适于光合作用的扁平部分(如海带的带片),或是藓类植物体上的“叶”,都可以称为叶。从狭义讲,只有维管植物才具有真正的叶。从系统发育的观点来看,真正的叶又分为两个类型:原始类型只见于一部分蕨类植物(如石松、卷柏、松叶蕨),它来自茎的表面突起,叶片小而叶脉不发达,称为小型叶;大多数维管植物具有由枝系统变异而成的大型叶,叶片较大,而且有发达的叶脉。叶生长在茎节上,种子植物的叶在芽中已形成,由茎尖生长锥的分生组织的外部细胞,向外增生细胞并进化分化(叶原基)而产生的。发育成长后的叶,在外形上具有叶柄、叶片和托叶3部分,主要是叶片和叶柄。但有的植物不具叶柄,而以叶的基部着生在茎上,成为无柄叶。禾本科植物(如小麦)也是无柄叶,以叶基包围在茎的外部,有时几乎将茎全部包住,这种叶的基部,称为叶鞘。叶的形态多种多样,为植物分类的依据之一。叶片的大小相差极大,小的似鳞片状,大的如玉莲,其巨大的漂浮叶直径达2米,可载住一个小孩。叶的寿命也长短不一,由数月至10余年不等。一般常绿植物的叶寿命为1.5~5年,叶的更替不是同时发生,看来好象永不脱落。而多年生的落叶植物,叶的寿命很短。在植物演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水),叶产生各种形态结构。旱生植物的叶小而厚或多茸毛;肉质植物的叶片肥厚多汁;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沉水植物的叶小而薄或呈丝状等等。更有些植物的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很大的变化,成为变态叶。
植物的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的叫做完全叶,如豌豆、桑、苹果、桃、棉等;有的植物并不全具有这3部分,叫做不完全叶。如丁香的叶不具托叶,莴苣的叶无叶柄和托叶。这些都属不完全叶。
叶片
叶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为绿色扁平体。在叶片内分布着叶脉,有支持叶片伸展和输导功能。叶片的结构一般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所组成。表皮分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层生活的细胞所组成,但也有少数植物叶片的表皮是多层细胞的结构,称为复表皮,如夹竹桃可有2~3层细胞。表皮细胞一般为形状不规则的扁平体,侧壁凸凹不齐彼此互相嵌合、连接紧密,没有细胞间隙,其外壁较厚、角质化,并具角质层,有的并有蜡质。表皮上还有由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叶肉由含有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一般明显地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前者位于上表皮之下,细胞呈圆柱形,其长径与表皮成垂直方向排列,细胞间隙小。后者位于栅栏组织和下表皮之间,细胞呈不规则形状,细胞间隙大,构成庞大的通气系统。叶脉中的主脉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组成,维管束中有木质部和韧皮部,在它们之间还常具有形成层,不过形成层的活动期有限,只产生少量的次生结构。在维管束的上、下方还具有许多层机械组织,特别在叶片的背面发达,常形成显著的突起。叶脉越分越细,结构也越来越简单,形成层消失,机械组织渐少或消失,木质部和韧皮部结构也简单。叶片的形状因植物种类的不同差异极大,常是鉴定植物的依据之一。单叶的形状可分为针形(松)、条形(水杉)、披针形(柳)、椭圆形(山茶)、卵形(车前)、心形(紫荆)、肾形(天竺葵)和圆形(莲)等。叶片的边缘、基部、先端也可分为许多不同的形状。甚至在同一种植物或同一个体上,也存在着形态上差异极大的叶片,特别在水生植物中较常见,如水毛茛的叶,浸在水中叶成丝状,伸出水面则扁平。
叶柄
叶片与茎相连接的柄。通常呈半圆柱状或扁平或具沟道。叶柄的功能是支持叶片,并使叶片伸展在空中接受阳光;叶柄内有维管束,故还起着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作用,为叶片与茎之间的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叶柄的有无、形状、粗细、长短等因种类不同而异。叶柄的长短不同或发生扭曲使叶片伸展在空间互不遮蔽,充分接受阳光。
叶刺
叶刺变态叶的一种,某些旱生植物,如仙人掌属植物,叶已退化成针状的刺,缩小蒸腾面积,以适应干旱的环境;又如小檗属植物长枝上的叶变态成三叉状的刺,在其腋间长出短枝,生有正常叶;刺槐属复叶,基部的刺是由托叶变成的,亦属叶刺。此外,尚有叶的一部分变成叶刺的,如红花和飞廉等。
叶脉
叶片上可见的脉纹,即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束。有输导水分、养料和支持叶片的作用。叶脉通过叶柄与茎内的维管束相连。叶脉按其分出的级序和粗细可分为主脉、侧脉和细脉3种。主脉较粗,最为明显;若主脉一条位于叶片中央,则称为“中脉”或“中肋”。侧脉为主脉的分枝,一般较细。细脉为侧脉的分枝,较侧脉更细,分布在整个叶片中,且常错综交织。叶脉按其排列的方式,分为平行脉、弧形脉、网状脉和叉状脉等。网状脉的特点是叶脉错综分枝,连结成网状,是双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平行脉中的中脉和侧脉自叶片基部发出,大致相互平行,至叶片顶端汇合,是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特征。裸子植物的银杏是属叉状脉.
叶耳
在叶鞘与叶片接连处叶缘两侧的伸延物。常将茎杆卷抱着,末端分离,有时弯曲,多呈耳状或镰刀状。单子叶植物中,部分的禾本科植物具有叶耳,如大麦、小麦、水稻、竹等。在分类上,常根据是否有叶耳,作为区分物种的依据之一。如水稻与稗,形态较相似,但前者有叶耳,后者无,故可相区别。
叶卷须
叶卷须是变态叶的一种。有的植物的叶,常常整个地或部分地变为纤弱、细长的须状结构,借以能攀缘在其他物体上,使植物体得以直立,充分接受阳光,这种由叶变来的须状攀附物,即为叶卷须。叶卷须的来源有所不同,有的是由小叶变成的,如豌豆的羽状复叶,先端几个小叶变为卷须;有的是由托叶变成的,如旱金莲、菝葜的托叶变为卷须。根据叶卷须生长的部位,可与茎卷须相区别。
叶序
叶序是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由于有叶序,一方面不致使茎枝任何方向负荷过重;另方面不致使叶片相互遮盖。总之,使叶均匀而又适当地排列,有利于接受阳光,适应环境。叶序有3种基本类型,即互生、对生和轮生。在茎上每一节只生有1片叶的叫互生叶序。互生叶序的叶子成螺旋状排列在茎上,如蚕豆、桃等。茎的每一节上有两叶相互对生的,叫对生叶序,如丁香、薄荷等。在对生叶序中,上一节的对生叶常与下一节的叶交叉成垂直方向,这样两节的叶片避免互相遮蔽。茎的每一节上若着生3个或3个以上的叶,排列成轮状,叫轮生叶序,如夹竹桃、金鱼藻等。叶序在描述植物种类的性状和鉴别物种上有重要意义,也是分类依据之一
叶舌
叶片与叶鞘交界处内侧的膜状突起。如禾本科植物水稻等具有叶舌。它可使叶片向外倾斜伸出,有利于接受阳光,同时由于它的生长部位,能防止昆虫、病菌、雨水等进入叶鞘筒内。叶舌是叶鞘的延长,其大小、形状和毛茸的有无,可作分类依据之一。禾本科的叶舌,常见的有撕裂状叶舌、二深裂叶舌、短叶舌、具睫毛叶舌和长叶舌等(图6)。某些蕨类植物营养叶和孢子叶近基部的近轴面上的片状附属物,也称为叶舌。
叶迹
叶迹是植物茎内连接茎与叶之间的维管束,即茎内的维管束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为止,这一段叫做叶迹。每一叶的叶迹数目,由一个至多个,随植物种类而异,但每种植物,叶迹的数目是一定的。叶脱落后,可在叶痕上看到叶迹的痕迹。
叶痕
叶痕是叶脱落后,茎上留下着生叶柄的痕迹。在温带或寒带,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到一定的季节,叶要凋落,于是在茎上遗留下叶柄断落的伤痕,这就是叶痕。叶痕的类型因种类不同而异,其形状及排列可作为鉴别处于落叶状态的木本植物的依据之一。在叶痕上,一般可以见到维管束的痕迹。
叶镶嵌
叶镶嵌是同一植物的许多叶,在与阳光垂直的平面上互不遮光、作镶嵌排列的现象。叶镶嵌是由于叶在茎上排列的不同,一般地是下面叶的叶柄较上面叶的叶柄长,并且由于叶的向光性、叶片大小的不同或叶的缺刻、叶柄的扭曲变化等,从而使全部叶片均能以最大面积接受阳光,以利进行光合作用。
叶肉
植物叶片内的同化组织。由含叶绿体的活细胞所组成,为叶内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叶肉细胞之间有间隙,构成通气系统,通过表皮上的气孔,叶肉细胞得以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叶肉通常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前者细胞呈圆柱形,含较多的叶绿体,排列呈栅栏状。后者细胞呈不规则状,叶绿体较少,细胞组合不整齐,细胞间隙大。具有上述两种组织配置形式的叶,叫做背腹叶。若两种组织没有明显分化,或栅栏组织在叶的两面都有,中间夹着少量海绵组织,这种称为等面叶。两种组织间的区别程度及其数量比例,因植物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异。阳生植物叶片内的栅栏组织较发达,与海绵组织区别亦明显;阴生植物的叶和沉水植物的叶,则海绵组织发达或两种组织分化不明显。
托叶
完全叶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呈叶状,一片或两片,位于叶柄基部与茎相接处,通常有保护幼叶和腋芽的作用。托叶的形状、大小因种类不同而异,如豌豆的托叶较大呈叶状;梨树的托叶呈线形,洋槐和酸枣的托叶变为刺;蓼的托叶成鞘状,包围在茎节的基部,叫做托叶鞘。托叶的存在多是暂时性的,一般都或早或晚便自行脱落,仅少数植物托叶在植物的一生中保留着。托叶主要发生在双子叶植物中;单子叶植物中的原始水生植物,如眼子菜等有托叶;裸子植物则稀少。在被子植物进化过程中,托叶逐渐退化,绝大多数合瓣花类植物缺少托叶。
单叶
仅具单个叶片的叶。例如梧桐、白杨、桃、梅等。单叶如具有叶柄,一个叶柄上只着生一片叶,叶柄与叶片间不具关节。柑桔的叶,形似单叶,但其叶柄与叶片之间有关节,称为“单身复叶”。单叶的叶缘有完整的(全缘叶),也有缺刻的,由于缺刻的深浅程度和方式不同,可分为锯齿、圆缺、浅裂、深裂和全裂等。依据单叶的叶片形状不同,可分为针形叶、线形叶、披针形叶、矩圆形叶、椭圆形叶、卵形叶、圆形叶、扇形叶等。
复叶
复叶是在共同的叶柄或叶轴上着生若干小叶的叶。每一小叶有显著分离的基部,有时还各自具有小叶柄。复叶是由多数小叶组成,如与同等大小的单叶来比较,虽然叶片的总面积减少了,但遭受风、雨、水所加到叶片上的压力或阻力却少得多,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根据小叶在叶轴上排列方式和数目的不同,可分为掌状复叶、三出复叶、羽状复叶。若干小叶集生在共同的叶柄末端,排列成掌状,称为掌状复叶,如七叶树。3枚小叶集生于共同的叶柄末端,称为三出复叶,如苜蓿。小叶排列在叶柄延长所成的叶轴的两侧,呈羽状,称为羽状复叶。小叶总数为双数的,称为偶数羽状复叶,如花生;小叶总数为单数的,称为奇数羽状复叶,如蔷薇;叶轴不再分枝的为一回羽状复叶,如月季;分枝仅1次的为二回羽状复叶,如合欢;分枝2次的为三回羽状复叶,如南天竹。
羽状复叶
羽状复叶是复叶的一种。若干小叶着生在叶柄延长所成的叶轴的两侧,排列成羽状.
掌状复叶
掌状复叶是多数小叶着生在总叶柄的一个点上,并且这些小叶的排列呈掌状。如大麻的叶。依小叶数目不同,可分为五出掌状复叶、七出掌状复叶等
树木名称都有什么?
1、石榴树
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通常对生或簇生,无托叶。花顶生或近顶生,单生或几朵簇生或组成聚伞花序,近钟形,裂片5-9,花瓣5-9,多皱褶,覆瓦状排列;胚珠多数。浆果球形,顶端有宿存花萼裂片,果皮厚;种子多数,浆果近球形,果熟期9-10月。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
2、茶树
茶树,原名:茶,拉丁文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茶树的叶子可制茶(有别于油茶树),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
3、杨树
杨树(拉丁语学名:PopulusL.)是杨属的植物,全属有约100多种,我国约62种(包括6杂交种),其中分布中国的有57种,引入栽培的约4种,此外还有很多变种、变型和引种的品系。
4、槐树
槐,又名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未开槐花俗称“槐米”,是一种中药。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树种花期不同,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花和荚果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作用;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木材供建筑用。
5、杉木
杉木,学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又名:沙木、沙树等,属柏目,杉科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2.5-3米;树皮灰褐色;
冬芽近圆形,雄球花圆锥状,雌球花单生,球果卵圆形,长2.5-5厘米,径3-4厘米;种子扁平,遮盖着种鳞,长卵形或矩圆形,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石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茶树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杨树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杉木
香樟,枫香,三角枫,刺槐,国槐分类检索
我基地常年出售绿化苗木,品种有:法桐(5–22公分),白蜡(4–16公分),大叶黄杨,女贞,国槐等,规格齐全,价格低廉,成活率高,负责起苗上车,开具检疫.可用于各种工程及城市绿化.现寻求大量采购商.欢迎来电垂询,我基地距北京140公里,距天津150公里,交通方便.详细价格请看我的空间